文
阿医
十点君经常会在平台上,看到一些带有宿命论标题的文章:“你会嫁给谁,早就命中注定了”、“相遇是注定,相知要看命”。
而读者也对这样类型的文章,特别感兴趣。
其实这样文章爆火的背后,都藏着一个逻辑,那就是“吸引力法则”。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见什么样的人。
你的性格、看事情的心态、对待事物的选择,都会指引你遇见那个和你相似或者互补的人。
也正因此,你会感受到所谓的“命中注定”,好像命中就该遇到这样的一个人。
其实,这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命中注定,人生中的每一场相遇,每一段经历,都是你所选择的结果。
深夜的朋友圈,藏着成年人的孤独
前几天因为赶项目,天天熬夜加班,通常凌晨两三点了才从公司的办公大楼里走出来。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在打车回家的路上,习惯性地刷着朋友圈。如果你也在这个时候刷过手机,你会发现,凌晨两点的朋友圈像是另一个世界。团队里的“开心果”,会在深夜里发“生活为什么这么苦?”;整天说谈恋爱耽误人生的朋友,会在深夜发“什么时候才能遇到自己的Mr.right?”;那个在外国留学,整天晒生活的同学,也会在深夜发“国外生活不适应,想回家”。当然,这种朋友圈的寿命大多活不到第二天早上。因为深夜矫情归矫情,第二天生活该过还得过。有人说,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是:“白天没关系,晚上没人爱”但其实这种情况,不只是年轻的人标签,更是一种普遍现象。有调查研究显示,深夜是人类情感释放的高峰期。凌晨2、3点还没有入睡的朋友们,会变得更加敏感多疑,甚至觉得这个世界没人懂你,你最孤独。而这种孤独感,像是一种传染病,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互相“感染”。我们习惯了在白天戴上面具,在深夜做回自己。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注定无法脱离,这个叫做“孤独”的怪圈。孤独是种选择,不是病态
我一个认识了很多年的朋友,小艾。刚工作那会,她经同事介绍,和一个相识不久的男孩子交往了。由于第一次谈恋爱,她生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好,让对方反感,于是她收起了自己所有的情绪,对男朋友的要求百依百顺。男朋友小心眼,爱吃醋,她就切断一切和异性朋友的联系,甚至公司团建她都拒绝参加。男朋友不喜欢她经常参加活动,她就放弃了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来陪男朋友,刚报的舞蹈课和经常参加的读书会也不去了。这样的状态下,两个人相处了2年。作为朋友的我,眼看着小艾的微笑一天一天消失,活得越来越不像她自己。直到那,她发现男朋友背着她劈腿了,小艾彻底崩溃了。她以为,自己的妥协和付出,对方会懂,却没想到换来的是这样的结局。分手后,小艾拒绝和任何人联系,每天把自己关在家里,除了回忆就是发呆。经常一觉醒来,枕头都是湿的。小艾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她不仅开始怀疑爱情,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就这样,她每天用孤独拥抱自己,以“不婚主义”来拒绝和异性接触。没想到,两个人刚分手一年,小艾的前男友就和另外一个女生结婚了。听朋友说,前男友结婚的对象,是一个社群活动的主理人。而两个人就是在一场线下活动中相识,从而相爱的。从那天起,小艾才明白,不爱你的人,怎么都不爱你,就算你为了他委曲求全,甚至改变自己,也不会让他学会珍惜你。于是那天开始,她重新参加各种读书会、音乐会、把她曾经因为渣男而错过的生活,全都补了回来。慢慢的,她又做回了当初那个自信活泼的自己。在一次读书分享会上,她就一本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感想。分享会结束后,一个风度翩翩的男子走上来,很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小艾的欣赏,并礼貌地向小艾要了联系方式。就这样,彼此吸引的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遇到对的人之前,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决定你是否盛开的,不是那个来看你的人,而是你是否愿意盛开。“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我们或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感到孤独。可孤独,只是一种阶段性的选择,而并非一种无药可救的病态。就像小艾一样,只要你愿意走出孤独,你就有机会拥抱温暖。你是谁,就会遇见谁
读书会作为一个平台,很荣幸能在这里,聚集到一些真正爱读书的人。也正因为如此,十点君也有幸见证过很多读者的成长、蜕变、以及幸福时刻。前几天十点君在后台,收到了一条来自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