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487.html
本文来源自《北京晚报》发表于年8月8日
作者:胡德成编辑:杨萌
破局
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中,“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成为必然产物。年中央一号文件,仍然是聚焦“三农”问题,提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回看20世纪90年代,当时我国的“三农”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农民数量多,解决起来规模大;二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单方面突进,“三农”问题积攒的时间长,解决起来难度大;三是中国城市政策设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比较效益短时间内凸显,解决起来更加复杂。这些问题,被一位名为“李昌平”的基层干部写信反映给朱镕基总理。此举引发了社会对“三农”问题的聚焦,中央开始对“三农”问题进行暴风骤雨般的改革。
回顾往昔,李昌平初心未忘。作为“三农”问题研究专家,他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农民的儿子只说真话,这是我的自我认同。”
▲“三农”问题研究专家、中国乡建院院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学者李昌平,以及成为美丽宜居示范村的郝堂村。
故事
对农民真感情让他说真话
时间回到世纪之交的年,李昌平为什么要给总理写信?农村、农业、农民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李昌平说,彼时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农产品持续增产,但是农民却增产不增收,农业发展出现停滞。“当时无论是土地政策、财政政策、社会政策还是农业现代化政策,都出了问题。”
李昌平年参加工作。在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任上,37岁的李昌平所思所想都是身边农民朋友的遭遇:一家五口种地8亩,全年经济负担在元到元,如果亩产斤谷子,按0.4元的收购价,仅仅只能保本,还有各种名目的税费,八成农民还出现亏损。“有些农民的田,宁愿撂荒也不愿耕种。”对农民的真感情,让李昌平憋不住想讲出内心话!
“总理:我叫李昌平,今年37岁,经济学硕士,在乡镇工作已有17年,现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我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含着泪水给您写信。我要对您说的是: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多字的信李昌平一气呵成,写的是久藏心底的真话。信写完了,发给谁呢?李昌平最后大胆地选择了倾诉对象——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年3月22日,国家信访局《群众反映》第28期摘登了李昌平的信。3月27日,朱镕基指示农业部派人调查。5月4日,朱镕基在农业部的暗访调查报告上作出批示。年6月,湖北省委书记、省长到监利调研并召开现场办公会,一场“暴风骤雨般的改革”随之展开。
有学者评论称,李昌平并不是第一个看到“三农”问题严重的人,但他是第一个敢于大胆说话的人。“李昌平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他超群的智慧,而是他非凡的勇气。”
对农民真感情让他说真话
写完信后的李昌平人生轨迹发生巨大转折。他从体制内辞职,先后“南飞”和“北漂”,经历大学老师、记者、非政府组织职工、“三农”学者等种种职业角色转换的尝试。
年9月,为了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一书,李昌平携带书稿北上,成为一名“北漂”。书籍出版后,他结识了著名三农专家、《中国改革》杂志总编辑温铁军先生,正式混入京城的“三农”圈子。
▲《我向总理说实话》一书
尽管李昌平今后的人生脉络还未清晰,但“三农”问题的严重性得到社会各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wbys/11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