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移动端也是传播主战场
□新京报传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学东
“11月6日上午11时许,河北保定蠡县中孟尝村6岁的聪聪跟着父亲在地里收白菜时,不慎掉落枯井中。截至昨晚发稿,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展开全力救援已有60个小时,仍未发现该男童。”
《新京报》APP资料图
这是年11月9日《新京报》报纸上关于河北保定男童掉落枯井报道的开篇。其实,在这篇报道之前,《新京报》的记者在第一时间就赶赴了现场,不只给报纸发回了多篇报道,在现场,还一直对救援进行着全程直播。关心此新闻的读者,尤其是北京之外关心此事的人,只要打开手机,就可以看到《新京报》记者的现场直播。
《新京报》以这样的记录和传播方式出现在公众面前,在几年以前,恐怕大多数人都不会想象到。
技术进步是普惠
《新京报》这几年做了什么?其实做了许多,但核心还是在坚持做原创的新闻信息,不过,《新京报》从一开始就坚信技术进步是普惠,并积极拥抱互联网和新技术。
年,《新京报》提出在稳定传统业务的基础上,以新媒体为传播主场,不仅做好自己的新媒体转型和全媒体战略,同时提出全面转型“全媒体原创内容生产平台”的战略。当同业纷纷弃守硬新闻时,《新京报》坚持做硬新闻,发力深度报道、评论和视频;在保持原有报纸新闻品质的同时,在传播上,强调移动优先,也就是第一时间将新闻内容,优先通过移动互联传播平台发布,让移动端成为《新京报》传播的主战场。
移动矩阵不可少
记录和传播,是媒体的核心价值所在。这几年的实践证明,《新京报》目前选择的媒体融合之路是健康且成功的。
移动互联时代,移动传播载体的发展迅速。对于新出现的传播载体,《新京报》都是尽快进驻覆盖其传播渠道。目前,《新京报》已经打造了一个国内同类媒体中最为完备的移动传播矩阵:
新京报网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全媒体形式,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热点新闻,是《新京报》原创内容的主要出口,也是门户网站、聚合新闻平台、移动新闻客户端获取优质内容不可或缺的平台入口。
《新京报》数字版的付费订阅量也达5万份,是报社自主开发的国内首家发布收费内容的移动端原版阅读电子报。《新京报》新闻客户端,下载量万,日活跃用户35万+。《新京报》官方微博,现在拥有万粉丝。拍者网是《新京报》旗下摄影爱好者的社区网站,现有拍者会员超过3万。而《新京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wbys/11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