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上映的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饰演男主角退休工程师的著名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戏里戏外都是一位古典乐迷。我身边看过《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一片的朋友,与我分享观感的时候,常说这是他们近期所见最催泪的一部影片。至片末,当患有阿兹海默症的父亲安东尼像小孩那般无助地一边抽泣、一边对养老院的看护说“我要我的妈妈,我想离开这里”的时候,很难有人不因此动容,或想及父母,或想及年老后的自己。影片的非线性叙事线索堪称妙绝,以错乱的时间、倒置的因果以及模糊不清的场景,将银幕前观影的你我带入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日常生活:前一秒,感觉自己身处家中,下一秒,医院?明明昨天女儿安妮对我说她已离婚、将与新男友前往巴黎定居,为何今天女儿的前夫又出现在我的家里,还口口声声说我是暂住在安妮和他的家中?导演和剧本作者故意将观者引入一重剪不断理还乱的纷杂氛围中,以更深刻感知年老的阿兹海默症患者在生活中遭遇的种种尴尬乃至绝望。影片的基调是沉郁凝重的:大部分场景发生在较昏暗的室内,意大利钢琴家兼作曲家鲁多维科·艾奥迪为此片创作的配乐听来亦清冷孤寂。因男主角安东尼是一位古典音乐爱好者,故片中多次出现他独自一人坐在家中聆听歌剧选段的场景。片头即出现的普赛尔歌剧《亚瑟王》中知名咏叹调《受冻者之歌》,在影片甫一开场便将观者引入萧索压抑之中,歌词与电影情节对照,亦颇多相似。《亚瑟王》是巴洛克时期英国知名作曲家普赛尔的“半歌剧”作品。为何得名“半歌剧”,源于这一剧作类型介乎歌剧与戏剧之间,有时剧中角色以演唱歌曲的形式推进剧情,有时则只是诵读口白。剧中,《受冻者之歌》出现在“冷之精灵”于睡梦中被丘比特唤醒的时候,四音音型的主题旋律重复出现,似在模拟剧中精灵在大雪中受冻而颤抖。音域由低至高,由弱至强再至弱,与歌词“我几乎动弹不得/或屏住呼吸/让我,让我再次冻结/让我再次冻结至死”中挣扎而近乎绝望的意味互为应和。歌词中的孤寂与绝望,似也应和影片中安东尼的心境。年岁渐长,被疾病所苦,唯一的亲人女儿安妮又将远行法国,片中安东尼的处境,难道不正像普赛尔歌剧中被大雪所困、颤颤发抖的“受冻者”?又不免让人想到伟大的唐代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下的“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古今中外,人们对病弱与衰老的同情与悲悯何其相似。《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导演兼编剧希望像安东尼那样的老人可以不再孤独地哭泣,诚如杜甫在诗中向往的乌托邦场景:广厦千万,大庇寒士,天下俱欢颜。(原标题:安得广厦千万间)来源:北京日报作者:李梦流程编辑: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wbnr/16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