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岁男孩爸爸奶奶去世妈妈改嫁海淀法院把他“判”给了姑姑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林靖
时间:-07-:39:11
原文链接: “我愿意跟姑姑生活在一起。”9岁的北京男孩小林对法官说。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变更小林的监护权,今后由他的姑姑代替小林妈妈作为其监护人。这是我国《民法总则》去年10月1日起施行后,该院首例通过协议方式变更监护权的诉讼。
现实
爸爸奶奶去世妈妈改嫁9岁男孩随姑姑生活
在小林姑姑起诉前,这个男孩是北京一所小学二年级学生,他的日常生活都是姑姑一个人在照料的。据小林的姑姑说,在小林更小的时候,一直与疼爱他的爸爸妈妈、奶奶和姑姑生活在一起,被爱所包围。小林爸林先生是海归人士,后成为金融领域的自由职业者。小林妈高中毕业后来京打拼,与林先生偶遇并擦出火花。林先生不顾家人反对,两人结婚了,第二年就生下了小林,这给家里增添了欢乐,也带来了问题。
小林出生后,妈妈辞去工作,和小林奶奶一起在家带孩子。小林奶奶曾是医生,讲究科学育儿;小林妈则奉行“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观念的不同让家人时有摩擦。小林4岁时,爸妈因感情不和协议离婚。两人约定:“离婚后,小林跟随父亲生活,由父亲直接抚养,全部抚养费用由父亲承担。”之后,小林妈回老家生活,三年前再婚,后又生了一个女儿。小林则跟着父亲、奶奶和姑姑一起生活,受到他们的悉心照料。
但谁都没想到,小林8岁时,爸爸突发心梗医治无效死亡。奶奶承受不了打击,3个月后也因呼吸衰竭死亡。短短数月内,爸爸和奶奶相继离世,小林的身边只剩下姑姑与他相伴为生。
问题
男孩不愿随母离京公证由姑姑监护仍未果
然而新的问题来了。依据我国法律规定,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在爸爸去世后,妈妈成为小林当然的监护人。可是,小林妈在外地有家,经济能力也有限,不可能来京与小林一起生活。而小林从小在北京念书,也不愿意跟妈妈去外地生活。妈妈做监护人有诸多不便。
怎么办?小林姑姑和小林妈经商量,决定由姑姑做小林的监护人,考虑到双方经济条件和抚养能力,由姑姑承担小林的全部生活教育费用,监管小林的财产,小林妈则放弃监护权。她们找律师写过一份协议,还做了相关公证,但是没能解决监护权变更难题题。
姑姑想带小林出国旅行,办理签证时被要求提供监护人的护照首页。小林妈没护照,小林姑姑虽有护照,但使馆并不认可监护权协议,要求出具法律文书。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这类麻烦总少不了。
无奈之下,小林姑姑近日向海淀法院申请变更监护人,由她来监护小林。
庭前
男孩愿随姑姑生活法官告知新法提醒开证明
开庭前,主审法官曹晓颖找小林妈到法院谈话。为何要放弃儿子的监护权?小林妈面露难色地回答:“我没有固定工作,收入不稳定,而且已经有了家庭,还有其他子女要抚养。可是小林在北京能够生活得更好,受到更优质的教育。”出庭时,小林妈也当场表示自己无法给小林好的生活,所以同意将监护权交给小林姑姑。其实她也很想念儿子, “想见见儿子,看看现在长什么样了。”
曹晓颖法官请小林姑姑带小林来法院,但没让小林出庭,而是安排他进专门接待未成年人的多功能室。屋里有花草装点,备有玩具和绘本,非常温馨。小林游戏、阅读间,紧张情绪很快放松下来。其间,曹法官和小林聊天,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小林毫不掩饰地表示:“我愿意和姑姑生活在一起,让姑姑照顾我。妈妈和爸爸对我很严厉,妈妈还打过我,而且已经离开家很久不见我了。姑姑很疼我,陪我读书,鼓励我,从不打我骂我。”当被问到是否想念妈妈时,小林说:“妈妈刚离开家时,有点想,现在不想了。我已经习惯和姑姑在一起了。”
曹法官也向小林姑姑了解情况。年已五十的姑姑提到自己离异无子女,现在是一家外企的高管人员,非常愿意也有实力将小林养大成人。
法律
按以前规定姑姑不能申请变更监护权
诉讼过程中,双方均未聘请律师。小林姑姑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规定,申请变更监护人。
“但依据此规定,只有监护人不具备监护资格;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将可能给被监护人造成损害的或已给被监护人造成损害的;或者依据该意见第17条规定的情形申请变更监护人的,才能申请变更被申请人的监护人。而小林妈并不属于上述情形。”不过,曹晓颖法官还提到,小林姑姑申请变更监护权时,新法刚好开始适用。曹法官详细解读了《民法总则》关于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规定,告知小林姑姑新的法律规定。
作为“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小林姑姑需经小林住所地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同意,才可担任小林的监护人。法官还告诉小林姑姑可通过协议方式取得监护权,但应当尊重小林的意愿。为了保障小林健康成长,姑姑还需提供自己具有抚养能力的证明材料,包括身体健康状况、经济能力等。
开庭
法院依据新法相关证明终判姑姑为监护人
法庭上,小林姑姑提交了工作收入证明、身体健康检查报告等。在她出示的居委会证明中记载:“小林出生至今一直在该社区生活,父母离异后小林跟随父亲和姑姑、奶奶共同生活,得到奶奶、姑姑在经济上及生活上的支持和照顾。年父亲和奶奶相继去世,小林和姑姑一起生活,事实上由姑姑监护。小林妈离异后返回原籍,已另行成立家庭,不具备在京监护小林的条件。现姑姑自愿担任小林的监护人,居委会同意。”
法庭根据小林姑姑的申请,对监护能力的证据进行质证等。
曹晓颖法官认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父母已死亡或无监护能力的,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组织可申请变更监护人。小林妈妈虽是监护人,但离婚后并未实际抚养小林,现在亦无能力与条件照顾小林的生活。而他姑姑长期与小林共同生活,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有稳定工作和固定收入,在孩子父亲和祖母相继离世后,实际承担了抚养小林的职责,并愿意继续担任监护人。而小林也表示愿意由姑姑监护。所以本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权益、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等原则,综合考虑监护人的身体状况、经济条件、抚养能力以及与被监护人在生活、情感方面的联系等因素,法院认为小林姑姑适合担任其监护人,且居委会也同意。最终,法院将小林的监护人变更为小林姑姑。
拿到判决书后,小林的姑姑和妈妈感谢法官解决了她们的心头之患。今后,姑姑终于能以监护人的身份代理小林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小林的人身、财产等权利了。
新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关键条文
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三十条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第三十一条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指定监护人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临时监护人。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林靖
家事法苑 专注于婚姻家事继承诉讼实务研究,分享中国婚姻家庭法制建设及理论研究资讯动态,致力于推动家事诉讼程序立法及完善,共建特定专业领域内法律职业共同体阳光下业务研讨、正当、正常交流的和谐平台。 家事无小事,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和万事兴,共同 本平台分享信息均注明作者、出处及原始链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跳转至源网页! 《“家事法苑”婚姻家事法律资讯简报》于年2月15日创办,尝试搭建与律师同行、学者、法官、公证员、房管、媒体、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进行业务研讨、正当交往、信息共享的桥梁与平台,共同促进中国婚姻家庭法制建设。获取方式:1)简报电子版下载: “家事法苑”家事法主题QQ群(群号:)---即时分享交流中国婚姻家庭法制信息动态,须以“城市+单位+姓名”实名申请、交流,只接纳法律职业共同体专业人士。 “家事法苑”家事法实务交流 “家事法苑”家事法实务交流 1、建群宗旨
家事无小事,真诚欢迎对婚姻家事继承法领域感兴趣的朋友,律师、法官、检察官、学者、公证员、房管、民政、学生、媒体、妇联等政府公务人员、法务工作者及其他法律从业者加入,即时分享最新中国婚姻家庭法制信息动态,家事审判动态、典型家事案例、立法动态、理论研究动态,共建阳光下专业领域内法律职业共同体业务探讨、正当、正常交流的和谐平台。
本群主题为婚姻家事继承法及家事诉讼程序,交流范围仅限与主题相关的实体及联系密切的诉讼程序理论与实务问题,定位为特定专业法律领域主题群,学习型群、兴趣群。
本群无意走向综合群,其他如刑事、商事、劳动、交通事故等其他领域话题可另行解决。
2、入群方式
为保障本群安全、质量及可持续发展,防止群友滥加群,本群对外不作任何宣传,群规则只刊发于“家事法苑” 为保证群的质量,本群一律由群管理员专人统一审查、邀请新人入群,未经群主同意,严禁擅自拉人进群,擅入者立即清退;
请入群者先添加群管理员邓雯芬助理()个人好友,请注明:城市+单位全称+姓名,申请加入家事法实务 3、实名交流
本群实行实名(真实身份)交流制!
群友入群后应马上修改群昵称,不接受实名规则免入,经一次提醒不配合的劝退。
律师署名方式:省份+城市+姓名+律师,如:山东淄博徐文丽律师,群昵称中不得显示电话、律所具体部门职务、业务方向及其它带有商业营销色彩文字。点击群界面右上角两小人头标志,向上划动屏幕,出现“我在本群的昵称”点击即可修改。
公证员署名方式:城市+姓名+公证员,如:上海公证员李**;
学者、学生署名方式:学校简称+姓名,如“南师大赵莉”,广西师大李**。
法官(检察官)署名方式:省份(城市)法院+姓名的方式,如果确有难处不愿意实名,可采取省份(城市)+法院+真实姓氏+法官(身份)的方式,如北京法院李法官、如宜昌法院王礼仁,检察官署名方式相同。
民政部门、妇联、媒体等其他界别群友参考前列署名方式,省份+城市+职业+姓名,如:北京妇联***。
4、尊重群友
尊重群友,未经事先允许、不得随意添加其他群友为个人好友,
严禁擅拉群友、加入自己设立的其他群,一经接到举报,立即清除出群;
5、基本设置: 如群消息过多,影响本人工作、学习及休息,可在手机右上角,点开群设置界面开启“消息免打扰”,定期浏览群信息、参与互动即可;
如群中有太多不熟悉的面孔:可在群系统设置界面打开“显示群成员昵称”;
6、友善发言
本群群友来自于法律职业共同体较广泛领域,大家非常难得聚拢在同一平台上!特别要注意维护自身形象,互相尊重,发言交流,要注意顾及他人感受,不要有任何人身攻击、贬低他人人格或由个案引申对其他群体的上纲上线的言行。
本专业群,除大年三十至初二三天及八月十五中秋节外,不允许在群内发红包;严禁闲聊;严禁转发招聘、推销、心灵鸡汤、投票、优惠券、政治性等帖子。
7、鼓励、提倡交流
本群鼓励、提倡群友开展与主题密切相关的理论与实务的互动交流。
本群定位为专业领域内的学术及实务交流群,非低级的当事人咨询群,严禁群友不加任何思考、只用三言两语提过于简单的问题;
群友不宜就过于具体的个案展开交流,应先概括基本事实,从中提取有理论及实务研讨价值的一个或几个问题集中深入交流。
群友探讨交流问题的方式建议为,自己发现问题,先主动查找资料,一次性把基本案情叙述清楚(不要再让群友追问事实)并注明自己的看法,能附上相应的法律法规法条及司法解释等依据最佳,抛砖引玉,希望再听取群友的意见和建议!如此这样,真正达到大家共同探讨、共同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本群建群目的!
群友互动反馈也同样宜先思考,较系统阐述自己的观点,不要采用漫无边际地三言两语聊天式交流,以免影响群友。
群友可在群内畅所欲言,仅限个人观点交流,严禁群友未经发言群友同意、不管基于什么目的截屏在群外分享。
8、鼓励、提倡分享
本群鼓励群友分享与本群主题相关的各种审判动态、典型判例及最新法律法规及地方法院审判意见,鼓励分享自己原创的相关实务研讨文章,包括上传在自己个人网站、博客、 本群谢绝律师普法、营销、单纯表现诉讼技巧类文章;
群内严禁功利性的推销个人网站链接、博客链接、 9、尊重智力劳动成果
尊重智力劳动成果,群内资讯信息仅供群友学术实务研讨交流用,资讯搜索、编辑、整理需日复一日,耗费相当时间与精力,正常情况下,我团队每天收集、分享、推送的资讯信息,月底汇编起来就是每月的“家事法苑”婚姻家事法律资讯简报(下载: 希望群友不要经常性地或整体利用本群资讯信息取材上传网络(个人网站、博客、公号)、经常性转帖到其他 10、违规及处理
群友应自觉遵守本群规则并接受群主及管理员的善意提醒及劝告;
对于违反群规的行为,群主或管理员有权、有义务即时制止。
群友违反群规则经提醒一次不改,劝退,务必不要在群内与管理员争执、造成刷屏,影响其他群友,但允许私信方式向群主及管理员团队提出申诉,集体商量给出最后处理结果。
11、关于入群开通 承蒙大家支持、参与,我群学术实务专业交流氛围越来越好。不少群友也积极推荐相关朋友入群,但请群友推荐介绍新人入群前务必提前说清楚:
腾讯公司目前对 因 绑定银行卡、开通 良好的群的氛围,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共同呵护!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共建专业领域内阳光下学者、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妇联、媒体及其他所有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正常、正当交流的和谐平台!
“家事法苑” 年10月31日
“家事法苑”(famlaw)
专注家事诉讼实务研究,分享中国婚姻家庭法制建设及理论研究动态,家事无小事,共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wbnr/11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