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网课旁就是香艳主播斗鱼遭点名

患者提问:外搽补骨脂酊有没有什么副作 http://www.bdfyy999.com/bdf/zhuanjiadayi/changjianwenda/m/3265.html

香艳主播热门游戏……平台以“教育”之名吸引流量

1、这些东西不能出现在网课上

  点开应用、下拉界面,上初二的小翔本来打算看看网课有无更新,却发现斗鱼教育专区右侧栏目更新上线成语音互动,不但有“甜甜的少女音”,还有“实时语音男女交友”。北京晚报记者调查发现,疫情之下,各大直播平台纷纷开放直播教学功能,但有平台竟将网课教育做成吸引流量幌子,放纵主播打色情擦边球。如此一来,以“教育”之名引流而来的未成年人接触不良信息的潜在风险被几何倍放大。

2、乱象网课旁就是香艳主播

  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全国约有2.7亿学生需要通过网络平台上学。面对突然增多的用户量,快手、抖音、虎牙、斗鱼等直播平台也积极布局在线教育领域。

  不过,记者发现,斗鱼科技教育等栏目旁,近日悄然增加了语言交友专区。该区包括交友、电台、陪玩派单等细分栏目,热门推荐里满屏衣着开放、搔首弄姿的女主播,直播间里聊着恋爱话题求打赏。手机屏幕上,教育专区和语音互动专区距离不足1厘米,栏目间可以“瞬时无缝切换”。

  “飞机点歌,可强抱麦上所有女嘉宾,补刀详情问主持。”一位主播称自己的直播间会邀请多名女主播聊天,偶尔跟观众开麦互动。“刷满10架可邀请进主播群,愿各位大哥玩好。”按照斗鱼平台的规则,一件“飞机”礼物的打赏需要花费鱼翅,换算成人民币约元左右。

  聊天内容性暗示频繁、不断鼓励刷礼物,是许多语音交友直播间的共同特点。此次调整前,斗鱼在线教育专区一旁曾是二次元专区,其内容更为露骨。

失管青少年模式成摆设

  早在去年9月,斗鱼直播就宣布上线青少年保护模式,未成年人无法进行充值打赏、视频直播等操作,每天22时至次日6时也无法使用。那么,在该模式下,家长真的能让孩子放心看直播了吗?

  当斗鱼切换到青少年保护模式后,记者看到,平台仅剩下科技教育和正能量两个板块。但科技教育专区内仍有不少与主题毫不相关的内容。一位衣着暴露的女主播直播被推到了科技教育一栏第五名的位置,实时热度为53万。《我的世界》等游戏直播也出现在首屏推荐中,实时热度超过40万。

  更让人疑惑的是,青少年保护模式下的正能量专区仅有22个视频内容,比起斗鱼平台自有的海量内容,显得格外敷衍。记者盘点发现,科技教育专区热度排名前10的内容,除了游戏直播和女声优直播外,另外6个均为主播给电脑、手机等硬件带货的内容。

  此前被江苏省消保委点名批评后,斗鱼平台上个人资料填写增加了“暂不支持未成年人设置,请谨慎选择”的提示。这意味着,平台不但不会因为青少年的年龄强制跳转到青少年保护模式,反而不鼓励用户披露真实年龄。截至记者发稿,斗鱼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并未强制要求实名认证,如果想选择青少年保护模式,需用户跳转好几个页面手动操作。

  底线网课不能做吸引流量幌子

  一些非法网站也借助这些直播平台疯狂导流。“类似斗鱼等平台,人气高的女主播们都有私密房间,你在某些赌博、色情网站被导流进来后,刷满一定数量的礼物就会被主播邀请进入。”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如此一来,直播平台的私密房间就成了非法网站的“流量池”。

  记者注意到,色情擦边球等问题的背后,是斗鱼上市后持续亏损的窘境。在年到年的三年间,斗鱼累计亏损达22.72亿元。

  “这几个月各互联网平台都在推网课直播,也希望更多的老师、家长选择自己的平台作为工具端。但直播平台内容鱼龙混杂,我们一直担心让孩子贸然接触存在教育风险。”人大附中的胡老师表示,没想到平台竟公然以教育为噱头引流,实属过分。

  “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火了,直播平台借势营销,但有多少教育内容提供给未成年人,又有多少内容借机推荐?”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士李离博质疑道,扩大用户对平台虽然重要,但不能以网课教育作为引流幌子,置未成年人监管于不顾,“这应当是这个行业从业的底线。”(北京晚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wbnr/114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