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美莫司治白癜风效果如何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5328.html
就在最近,《北京晚报》重磅刊文,怒怼安徽李士杰先生发起的“中国书法大厦杯书法大奖赛”—
这是要闹哪样?来源:北京晚报年10月10日版次:40
我们先看看新闻背景:
看看大家在做什么?领大奖!50万!
是的,就在不久前,由中国书法大厦主办、安徽省书法院承办的“首届中国书法大厦杯书法大奖赛”举行了开幕式,为获奖作者现场颁奖。特等奖荣获50万奖金!可以说是今年书法界最劲爆的新闻,迅速刷爆朋友圈,许多书友感叹道“原来写字是可以发财的”。
颁奖现场发现金,确实酸到了不少人,但更多人静心想想,这不失为一桩好事。
这次活动的奖金总额为万元。堪比国内任何行业甚至是国家大奖。试想,50万元现金大奖满满一个盘子,端到获奖书法家面前,谁的内心能绷得住?
就是这样的一个令人兴奋的场景,迅速刷爆书画甚至整个文化界朋友圈,成为一时热点。很多媒体评论称“获奖书法家谁能绷得住?”是啊,获奖书法家的兴奋从内心到表情,肯定是难以绷住的。
同时绷不住的还有《北京晚报》,他们邀请了多位书法家参与评论,长篇大论地质疑这个奖项的意义。
在《北京晚报》特邀评论中:
有“矮化说”,特邀张瑞田评论:“钱,太有分量了,肆无忌惮遮挡住书家的眼光,遮蔽住书法艺术的生命力量,让太多的书法人在钱的面前矮小、脆弱。”
还有“贬值说”,《北京晚报》特邀评论家兴安评论道:“艺术不需要大市场。古人写字挣钱,大都是穷秀才干的事儿,比如给人写副对联,替人写封信啥的,纯为糊口。真正的所谓书法家写字卖大钱的,都是其身后事了,与本人没有多少关系,书法家们写字也不会想到每平尺多少钱之类的回报。”
还有“物欲说”,山西师大杨吉平认为:“重奖抑或嗟来之食。几千年以来,中国的读书人正是沿着这个路子,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这就意味着,文化首先是精神的,创造文化和理解文化都是精神层面的,其次才是看得见的物质的。读书人不宝金玉而重品行,这是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文化人的基本标准。”
《北京晚报》特邀评论者们的表述,纷纷指向这样的观点:“书法创作不宜获商业回报,不可获巨额大奖,那样会腐蚀书家的心智,会降低书家的人格品行…”
那么,试问:50万元奖励书法家不行,明星出场、表演、片酬拿万就可行了?
金钱确实不是万能的,但却一定是时代浪潮中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很多,有的人独自修行,或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但金钱的激励作用,古来有之,不应该被诸多大咖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轻视、排斥甚至鞭挞。
书思认为,《北京晚报》对于褒奖书法家或对以书法盈利的现象过于苛刻。作为权威媒体,不见贵报批明星片酬万,却来书法圈怒怼书法家拿奖50万?这是什么逻辑?
书思认为,但凡对中国经典文化发展之褒奖行为都值得认可。对于那些传统精髓比如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工艺戏剧等,只要公平公正公开,有条件的组织者拿出1个亿来激励都不为过。问题是这样的组织者早已寥寥无几。
书法思考◎有益分享
发现书法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