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即将结束时,李霞把20年来在娱乐圈的打拼经历总结为一句话,笑咪咪地说:“我常说,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差。”貌似不经意,实则是拱手相赠一个相当好用的新闻标题,显出她头牌娱乐主持人的专业素养,老辣更胜当年。
转战幕后,李霞做过艺考培训,电影制片人,如今她的新身份是容艺传媒创始人兼CEO。容艺以教育为根基,李霞的宏图伟愿是做娱乐业的“蓝翔技校”。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年将不惑的女明星退居幕后顺理成章,而只有李霞和她的朋友们知道,从一个“心中永远住着18岁少女”的公主病“患者”到事事亲力亲为,不畏艰难的创业者,李霞走过这段路,完成了何等巨大的人生转变。
李霞感慨说:“制片人和创业两件事改变了我特别多,我人生中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积极乐观,发自内心快乐。其实现在工作很辛苦,但我常和小伙伴们说,方法永远比问题多。”
十年里看遍北京所有话剧
前不久,李霞的朋友们为她筹办了一个名为“霞女进京20年”的回顾派对。20年前,她从新疆到北京闯世界,一不留神就成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位娱乐女主播”、“第一个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中国主持人”、“第一个接受BBC专访的中国艺人”。
如今,很多人初见李霞还会情不自禁地说一句:“我是看着您的节目长大的。”李霞主持过的《娱乐现场》、《天籁村》、《同一首歌》都曾是风靡中国的娱乐节目,在那个新闻主播大都正襟危坐的年代,李霞爽朗明媚的个人风格起初备受争议,渐为大众喜爱,也被视为划时代的“天赋型”主持人。
其实,大众印象和李霞记忆中的版本并不完全相同。李霞没有专业背景,到北京之前,她的工作是酒店管理方面的培训老师,在广播学院进修后才和电视沾上边。“那个年代资讯远不如现在发达,初来乍到那几年,和北京的朋友比,见过、听过的东西都没有别人多,我是很有点小自卑的。”
李霞说,她曾经特别害怕的一件事是,看完话剧被朋友问“怎么样?”,她不知道说什么好,也不知道自己看懂没看懂,就是假装文艺女青年去看了而已。“我那会儿特别着急,只好恶补,每天看一部电影,北京演过的话剧基本上都看过,去国外也是看各种秀和话剧。”
这种恶补模式坚持了十多年,直到几年前开始创业,忙的事情太多才减量。
渐渐的,李霞发现真有量变到质变这回事。尤其是好东西看多了,虽然没有专业学过,也能非常清晰的看到标准在哪儿。再和朋友讨论话剧,她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演员的走位、舞台布景、灯光等专业技术都不在话下。
“还有我做十年的音乐节目,被迫积累了那么多音乐。做了十年《娱乐现场》,每天拿到手的都是最好的娱乐记者写的新闻稿,天天读,天天读,自然就有了基本的新闻敏感度,知道什么样的标题党是引人白癜风能治疗吗昆明专业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wbls/9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