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北京本月已发生三起冰上事故两人

年1月10日讯,这些天,北京各大正规冰场陆续开门营业,然而仍有很多人,似乎对野冰情有独钟,他们滑的开心,却让旁观者捏了一把汗。因为,有些野冰的冰面很薄,岸边甚至能看到流水。

亮马河边,在新东路河段,滑野冰的人很多~

地点:亮马河

有的冰面只有薄薄一层

1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亮马河边,在新东路河段,滑野冰的人很多,其中不乏一些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玩。附近居民说,每年都有人在河道里滑冰,但今年的气温感觉比往年高,冰还没有冻瓷实,就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地上冰了。更让人觉得危险的是,除了滑冰,还有人在此打冰球,打球的人两眼只盯着“球”,很难注意到冰面的危险。

记者发现,虽然河面已经结冰,但冰层冻得并不结实,而且越靠近岸边,冰面就融化得越厉害。在靠近新东路处的河岸边记者看到,这里的冰只有薄薄的一层,桥下还有河水在流淌。

地点:西海

滑野冰的人三五成群

每年什刹海的正规冰场开放后,一街之隔的西海则成了滑野冰的乐园,有人出租冰车、冰鞋,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滑野冰产业链。记者上周末来在西海看到,冰面上的情况仍和往年一样。孩子们上课用的椅子、家里用的火筷子,被改装拼凑成了简易冰车,靠这种简易冰车挣钱的人在冰面上三五成群,随处可见。卖冰糖葫芦的、卖水的也把自行车推到了冰面上。在冰面上嬉戏的游客,可能没注意到,冰上几个钓鱼砸开的大窟窿,还都张着嘴,离他们已经不远了。

“靠岸边的地方,冰最薄,看着他们上冰,总觉得很惊险。”附近居民指着岸边区域的冰层皱起了眉头。记者看到,水与河岸相接的地方,几乎没冻上,滑野冰的人贸然上冰,必然要踩着薄薄的冰层走上一段。居民说,他们看什刹海冰场开放后,入口都会准备一大段栈桥,让游客直接走到远离岸边的位置才能踩到冰,这可能就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但是在西海滑野冰,就没有这种安全保护措施。

记者了解到,今年西海滑野冰的老问题,可能有望解决。记者在前期采访什刹海冰场开业时,有工作人员曾提到,近期,6.8万平方米的西海冰场将会被围挡围起来,禁止市民入内。工作人员称,此举是为了杜绝滑野冰行为。

绿舟应急救援人员的统计数字显示,从今年1月1日至8日,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因为“上冰”出现了7次险情,其中涉及北京的两起。令人惋惜的是,1月10日,北京清华大学内又发生一起~1人不幸溺亡~

其中,1月1日,有两个年轻人走上岳各庄附近地区的河道冰面,随后落入冰窟窿,好在被附近目击者及时发现并救起。

1月6日凌晨,一名中年人走上亮马桥与燕莎桥之间的亮马河冰面,不幸遇难。

1月10日凌晨,两位大学生在清华大学校园内结冰的湖面上行走,不慎遇冰裂,其中1人溺亡。据了解,获救学生系清华大学本科生,溺亡者为复旦大学学生,两人为好友。(而附近另一湖泊处,岸边虽立有“校内水域冰面未经安全检测,不具备冰场开放条件,请勿上冰,开展滑冰等冰上活动”的安全提示,但仍有多人在结冰的湖面上玩耍。)

从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记者走访了多个滑野冰比较集中的区域,发现多数冰面周围,都能看到禁止上冰的警示牌,但上冰者却对此视而不见。问之即答,这片冰面从没出过事故不危险,然而专业救援人员的回答却截然相反:这些冰面近几年都出过险,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

在警示牌收效甚微的情况下,相关部门是否有新的措施保障大家的安全呢?游人不听劝阻上冰固然有错,若因此真丢了性命是否代价过大?

据了解,在南方一些沿海城市,曾在一些危险水域旁树立警告牌,警告牌上图文并茂,将曾经遇难者的经历公之于众,产生震慑作用,这种方式在北京是否可行有待商榷。除此之外,是否能有兼顾震慑性和人性化的办法出台?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新京报)

欢迎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下载回龙观社区网唯一官方指定APP—邻友圈,第一时间获取社区最新信息!

编欢迎爆料!带你玩转各社区的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得了白癜风能治得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wbls/81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