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洞察说话的习惯折射人思想

文/王涛(国学名家)

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语言的习惯。这种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而恰恰是这种比较稳定的习惯最能体现说话人的真实心理和个性特点。所以,不要小看这些不起眼的个人习惯,它们背后往往隐含着大秘密。

口头禅能听出个性

社交中,绝大多数人都有使用口头语的习惯。这种口头语言是由于习惯而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往往这些口头语就能体现说话人的真实心理和个性特点,所以,不要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口头禅,它们背后往往隐含着大秘密,对你了解对方会有很大帮助:

1“说真的”、“老实说”、“的确”、“不骗你”

这种人在说这话之前有一种担心对方误解自己的心理,性格有些急躁,内心常有不平,希望别人能够相信自己。

2“果然”

一般来说,经常连续使用“果然”的人,大多强调个人主张,自以为是。

3“另外”、“还有”

这种人思维比较敏捷,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心,喜欢参与各种各样的事情,但做事容易厌倦,只凭一时的热情,往往不能坚持到底,不能善始善终。这类人的思想很前卫,富于创新,经常有一些别出心裁的创意,让人耳目一新。

4“啊”、“呀”、“这个”、“嗯”

经常使用这些词的人,一般会有两种,一是他们词汇少,反应比较迟钝,在说话时利用作为间歇的方法而形成的口头语习惯。二是一般一些领导往往会在会上发言时,经常会以用这些话来显示领导风范。

5“其实”

这类人经常用“其实”来转移一下话题,他们往往是自我表现**强烈,希望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大多比较任性和倔犟,并且多少还有点自负。

6“听说”、“据说”、“听人说”

经常使用此类用语的人,他们往往是在给自己说话留有余地。这种人一般处事比较圆滑,虽见多识广,但是决断力却不够。

7“最后”、“怎么样怎么样”

这类人大多是潜在**未能得到满足。

8“但是”、“不过”

这类人一般是在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后,遭到别人的攻击,这时常常用“但是”一词作为转折,还是在坚持自己的观点,说明这种人有些任性。“但是”语气是为保护自己而使用的,也反映了其温和的特点,他说得委婉没有断然的意味。从事人力资源的人会经常使用这样的词语,往往是先赞扬。

9“应该”、“必须”、“必定会”

经常使用这些话语的人,一般自信心极强,往往以“家长”的身份来告诉你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表面上显得很理智、冷静。但是,如果“应该”说得过多的时候,则加重自己不肯定的想法。大多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易有此类口头语。

10“确实如此”

经常使用这个词的人,大多是浅薄无知,经常跟在别人的后面随声附和,常常自以为是。

11“可能吧”、“或许是吧”、“大概是吧”

说这种口头语的人,一般比较圆滑,很少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他们一般对他人的观点也很少评论,通常不会将内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来。遇事沉着、冷静,所以,工作和人事关系都不错。这类口头语隐藏了自己的真心。

12“反正”

经常说这类话的人,一般是悲观主义者。他们说话喜欢用否定的语气,往往给人一种世界末日的感觉。在尚未行动前,就满脑子的“反正干了也白干”、“反正……”等消极思想,结果自然是放弃。

13“那时要是这样做就好了”

经常说这样话的人,往往是“马后炮”,事情发生以后才知道究竟该如何去做,对自己先前的决定后悔不已。但是遇到相同的事情时,总是拖拖拉拉,缺乏行动力。

14“想当年……”

这类人一般是对现在的境遇非常不满,经常在比自己资历浅的人面前大谈特谈,向人叙述着自己昔日的丰功伟绩。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往往是些不折不扣的失败者,想借昔日的生活或想象来告慰现实中自己悲惨的境遇,忘却现实的残酷。

15“绝对”、“百分之百”、“肯定”、“不可能”

经常使用这类词语的人,比较武断,不是太缺乏自知之明,就是自知之明太强烈了。他们往往在与人争执的时候,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尊严,常常会不断地用“绝对”等词进行保证。

16“我只告诉你”

经常说这种话的人,往往是不成熟的一种表现。往往是自己不想告诉,但是又想告诉别人;对人说,但是又怕泄露消息,只好不断地强调这个秘密,我只告诉你,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样做的目的有二:第一,以这种方式,讨好他人;第二,向他人炫耀自己知道这个秘密。实际上,像这种轻易泄露秘密的人,是不会获得他人的信任的。

17“我早就知道了”

经常使用“我早就知道了”的人,有强烈表现自己的**,在谈话中常常争论自己是主角,用这句话来说明自己知识面比较广,自己什么都知道。但对他人而言却缺少耐性,不是一个合格的听众。如果想通过口头语更好地观察、了解和认识一个人,则需要在生活和与人交往中仔细揣摩和分析,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上述语句来判断某个人的心理或性格时,首先需要确定这句话确实是这个人的习惯用语,而非偶尔为之。而且,谈话中语言的措辞当然不止以上几种,我们还要在人际交往中多观察,多总结。

从客套话中阅读对方的性格

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结交朋友,往往从言谈开始。语言交流是阅读、认识他人的开端。对方的话题、语态,无不透露其素质,对味不对味,开口便知道。

语言可以拉近或推远彼此间的心理距离。要想拥有圆满而顺利的社会生活,适度的礼貌是很重要的。客套话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客套话要运用恰当,如果使用客套的语言显得过分牵强且不自然,说明此人别有用心。

在某种无关紧要或很亲密的人际关系中,并不需要使用客套话。不过,在很亲密的人际关系群中,有人突如其来地使用客套话对你说话的时候,那就得小心了。是否在你们之间出现了新的障碍?有时候,男女朋友之某一方,使用异乎寻常的客套话时,就很可能是心里有鬼的征兆。

客套话可以视情况而使用,有些人彼此交往很久,双方的了解也很深刻,这时就没有必要使用客套话。如果对方在谈话时还是使用过分谦虚的言辞,可能他在表示强烈的嫉妒、敌意、轻蔑、警戒等。比如,某些生活在都市的人,对外来人说话很客气,换一个角度看,或许这是一种强烈的排外的表现。因此,往往这些人无法与人熟悉,给人留下的尽是冷淡的印象。

客套话几乎人人爱听,但客套话并不是人人都会说的。你对人说客套的话,如果恰如其分,适合其人,他一定十分高兴,对你便有好感。假如你开口闭口就爱抬出一大堆晦涩难懂的客套话或外国语,就会让人感觉是不是走错庙门了。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子路这样的度量的。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义正词严,一再强调自己不喜欢客套,愿听批评,这不过是他的门面语。你如果以此当真,真的指责批评他的缺点,他心里一定大不高兴,表面上不一定能显现出来,但内心却十分不安,和你之间的感情只会变淡,绝不会增进。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一个人对他人有所求时,其言语里的客套话肯定少不了;下属在拍上司的马屁时,也离不开客套话。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喜欢用客套话的人的性格特征了。这些人要么把客套话当成诱饵,目的明了,擅长耍手段,有相当强的心计;要么就是马屁精,拍马屁是这类人的特长。

对不同的人使用的客套话也是不同的。对商人来说,如果你说他有学问,有道德,甘于清廉自守、安贫乐道,他肯定是不高兴的。你应该说他才能超出常人、手腕灵活、红光满面、发财即在日前,这些话他听了才高兴。对于官吏,如果你对他说,生财有道、定发大财,他听了肯定不高兴。你应该说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身清廉、官俸微薄、不易维持,他听了肯定高兴。总之,根据对方职业的不同,你就说与他职业相关的客套话。

从打招呼用语中观察对方的性格

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心理学家斯坦利?弗拉杰博士声称,从一个人打招呼习惯用语中,可以看出一个人自身的很多东西。能揭示性格的习惯用语,是指刚刚结识的友人打招呼的用语,每一种习惯用语,都体现了说话者的性格特征。

1“你好!”

这样的人大多头脑冷静,只是有点过于迟钝。他们对待工作勤勤恳恳、一丝不苟,能够把握自己的感情,不喜欢大惊小怪,深得朋友们的信任。

2“喂!”

此类人快乐活泼,精力充沛,直率坦白,思维敏捷,富有幽默感,并善于听取不同的见解。

3“嗨!”

此类人腼腆害羞,多愁善感,极易陷入尴尬为难的境地,经常由于担心出错而不敢做出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事情。但他们有时也很热情,讨人喜欢,当跟家里人或知心朋友在一块时尤其如此。晚上宁愿同心爱的人待在家中,也不愿去外面消磨时光。

4“过来呀!”

这种人办事果断,喜欢与他人共享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好冒险,并且能及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5“看到你很高兴。”

这种人性格开朗,他们待人热情、谦逊,喜欢参与各种各样的事情,而不是袖手旁观。不过,他们经常喜欢幻想,被自己的情感所左右。

6“有啥新鲜事?”

这种人雄心勃勃,好奇心极强,凡事都爱刨根问底,弄个究竟,热衷于追求物质享受并为此不遗余力,办事计划周密,有条不紊。

7“你怎么样?”

此类人喜欢出风头,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但又时时陷入深思。他们行动之前,喜欢反复考虑,不会轻易采取行动,但一旦接受了一项任务,就会全力以赴地投身其中,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从聊天场合洞察对方的处世方式

1喜欢在饭店大厅里谈正事的人

这类人多数胆量大,不在乎自己的**被其他人窃取,即使别人对自己构成了威胁,他们也有十足的把握避免和解决问题,这是他们智慧超众的表现。

2喜欢在茶艺馆里聊天的人

这类人通常极为谨慎,认为茶艺馆中的人都是泛泛之辈,对自己构不成威胁,即使听到了自己说出不该说的话也奈何不了自己。他们做任何事情都很小心谨慎,认为混在茶艺馆中可以掩饰自己的庐山真面目,所以电视剧中的地下党多在茶艺馆中联络和碰头,贩毒分子也多在茶艺馆中进行交易。

3喜欢在俱乐部或酒吧谈事情的人

这类人大多数为沽名钓誉之人,认为这种场合能够满足对方的很多**,而且名正言顺,以休闲和娱乐为目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份和扩大影响,有利于自己目标的实现,

4相约在办公室里谈事情的人

这类人对人多半十分有诚意,因为办公室是一个单一性质的场所,不允许也没有其他人或事情影响谈话的内容和气氛,自己可以和对方进行最实际的谈话他们对工作充满了自信,认为工作可以帮助自己解决很多甚至所有的问题,所以办公室成了他们认为最安全的地方。

5喜欢在被窝中聊天的人

这类人之所以选择在被窝中聊天,是因为那里安静,不会有意外的人或声响来打扰谈话或他们的情绪,表明他们对外界适应能力不强,而且有胆小怕事的软弱性格,以致生活或工作当中受到了压抑无处发泄,而且不被别人察觉,所以他们往往在被窝中向亲朋好友倾诉。他们善于掩盖自己的情绪,喜欢或不喜欢别人很难察觉。

6喜欢在宽敞场所聊天的人

多为心胸开阔、乐观直爽的人,但性格当中也有怯弱的一面。因为宽敞的场所通常很少,他们选择在这种场所聊天完全可以不用担心隔墙有耳,给自己带来什么麻烦。这类人以男人居多,一般志向远大,目光长远,居安思危,给人一种沉着稳重的感觉;他们也善于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别人有时包括亲人也无法理解他们。

从接受表扬的反应看透对方的品性

表扬是对成绩的肯定,表示他们的行为或某种观点被人们接受,是人人都期求的一种外界反应,受到表扬的人往往会得到心灵上的愉悦和满足。有的人追求表扬胜过财富,甚至胜于生命,所以表扬对一个人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危险处境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勇气,功名利禄能够检验出一个人的德性,一个人的耐性可以从琐事缠身的时候看出来……而一个人在接受表扬的时候所产生的反应,将透露出什么信息呢?

1听到表扬就害羞的人

受到表扬的时候面红耳赤、表现得很腼腆的人,他们温柔敏感、感情非常脆弱,别人的批评很容易让他们受到伤害,更经受不住意外的打击;他们富有同情心能







































治疗白癜风应到北京那家治最好
白癜风有那些特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wbfz/79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