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澜堂的故事
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有一座清代皇帝的书堂——玉澜堂。光绪年间,玉澜堂成了光绪皇帝的寝宫,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曾把光绪帝幽禁在这里。每年的4月初到10月,慈禧太后都要在颐和园住上7个月,其间光绪帝也必须随同前往,困居在玉澜堂里。为了防止光绪帝与外界接触,慈禧就命人在玉澜堂的前后左右修砌了多道砖墙,门口还有太监站岗,将玉澜堂全面封闭起来,清雅宜人的书堂从此成了一代帝王凄苦寂寥的牢笼。至今人们来到玉澜堂,似乎仍能感到一股阴森森的气息弥漫其中。
玉澜堂明间正中的宝座上方,悬有一块“复殿留景”匾额。上方钤有三方印玺,中为“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两边分别为“数点梅花天地心”“和平仁厚与天地同意”两方慈禧最喜欢的印玺。
然而,令很多人不解的是,“复殿留景”的“景”字却写成了上“口”下“日”,似乎是有意搞颠倒了。联系清末这次宫廷政变,人们似乎觉得其中大有玄机。
年6月21日,《北京晚报》刊登《北京颐和园复殿留“景”背后的秘密》一文。作者认为“复殿留景”的“景”是一个错字,并举出了关于这个错字的很多种猜测和解释:“有人说是慈禧一时疏忽造成的笔误;有人说是为了使整个字体显得稳重而有意为之;还有一种解释更有戏剧性,据说慈禧是个权力欲望极强的女人,到了晚年更是对光绪皇帝亲政耿耿于怀,为了能够时刻监督和警示光绪,特意写了这幅字挂在玉澜堂,意思是你不过是个傀儡,你这个皇帝是永无出头之日的。”
然而,文章最后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只得推测悬想道:“虽然刚刚过去一百多年,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慈禧写了这个错字已无可考了,但是可以想象,当年光绪皇帝在玉澜堂,无论是召见康有为,密会袁世凯,还是到后来被幽禁,一抬头就看到这四个字的心情一定是非常复杂的,也许只有老佛爷才知道这个‘景’字背后的真实秘密。”
不过,假使您当真问起老佛爷,相信她也无法告诉这个“景”字背后有什么秘密的。因为“复殿留景”匾额,既没有什么大有深意的错字,也并非慈禧太后亲笔所题。
查阅古代经典碑帖,可知“景”字这种写法确有所本。如现藏于西安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额及碑文中的20处“景”字均为上“口”下“日”。
“复殿留景”出自《乐府诗集》中的郊庙歌辞《宋明堂歌·歌太祖文皇帝》:“复殿留景,重檐结风。”作者为南朝刘宋时的谢庄,描写的是刘宋明堂恢宏壮丽的景象。“景”同“影”,意为在阳光的照耀下,重重叠叠的宫殿留下了光影。在“复殿留景”匾额两侧还悬有一副楹联,其上联“曙光渐分双阙下”,正是对“复殿留景”的阐释。而在颐和园导游词中,却将“景”字解说为天上的景星,认为借指有道明君,将“复殿留景”理解为“在深宫里住着有道圣明的君主”。
从书法上看,“复殿留景”四字写得沉实端方,却又笔势飞动,筋骨内藏,但绝非慈禧太后的御笔。实际上,慈禧太后书画多由他人代笔。其代笔者有清末女书画家缪嘉蕙、阮玉芬等,二人均供奉于紫禁城的福昌殿。
那么,慈禧书法的真实水平究竟如何呢?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有一件慈禧用朱砂抄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落款为光绪三十年(年)。因抄写佛经须本人亲为才见诚意,方能有功德、得福报,故慈禧应该不会让人代笔。观此经文,笔力孱弱稚嫩,结字松散呆滞,毫无生气,尚属初学水平,与“复殿留景”相去不可以道里计。
慈禧的名望与权力
从慈禧的生平上观察,她的书画成为社会收藏品,肇始的年代应该在年以后,而从各个博物馆收藏以及市场上流转作品的情况看,也可以得到这种判断的印证。
慈禧自年入宫,赐号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帝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年慈安太后去世,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继同治帝大统,为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4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也就是说,到了年慈禧垂帘听政以后,她不光有了“圣母皇太后”的名望,更拥有了主宰国家命运的大权,并且把自己的所谓书画,当做是一种恩典的赏赐品,慈禧的书画才开始在社会上多了起来。而历史上从来不缺乏趋炎附势者,他们不仅把慈禧的书画当做炫耀自己的资本,更是一种类似护身符之类的东西,于是慈禧的书画成为了珍贵的收藏品。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费用少白癜风的危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