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8582859.html
日前,北京市西城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赵某司法拘留15日,原因是他通过“黄牛”购买了一张高铁票并顺利出行。记者调查发现,被限制消费的“老赖”继续乘高铁、坐飞机出行的并非个例。
“解决失信人出行难题,机票高铁无限制,24小时在线为您解答”“成交只是开始,服务永无止境”……网络上一些公开而又隐秘的广告背后,暗藏着哪些绕开“限高令”的“暗道”?
新华社记者杨青摄资料图
“黄牛”仍在为“老赖”买票
赵某说,年11月,他在百度搜索“失信人购票”,添加了一个“黄牛”为淘宝好友,对方表示可以帮忙订高铁票。加价元后,赵某买到了一张高铁票顺利出行。
年底,浙江省海盐县人民检察院也发现,“黄牛”林某利用购票、验票环节等漏洞,给全国余名被限制高消费的失信被执行人购买了机票、高铁票。
记者调查发现,尽管有关部门一直严查,但现在依然有不少“黄牛”在网络上帮“老赖”买票,提供“专业服务”。
在QQ群、贴吧等平台,均能找到为“老赖”购票的信息。记者所在的一个“限高”人员购票QQ群,从年前的15名成员扩展到目前的名,群里每天都在讨论购票事宜。
记者联系上几名“黄牛”。对方均表示,目前“基本买不了高铁票”,但可以买机票。有“黄牛”告诉记者,之前一位出高铁票的老大哥出事了,后来陆续又查到几个出票大户,很多渠道都不敢出票了。
多名“黄牛”声称,现在可以买机票。但每个航站楼情况不同,不保证一定能过,成功几率大概为70%。
一名“黄牛”向记者保证:“只要我这边能出来票就没问题。”另一名“黄牛”表示,安全起见,目前只能通过身份证和护照购买全价票,需加元服务费。“目前全价票还未出现被查无法登机情况。”
钻购票、验票环节漏洞
在购票已经全部实名制的情况下,“黄牛”是如何为“老赖”买到票的?
“限高”人员购票时,身份证信息可直接被系统检测到,无法出票。记者了解到,“黄牛”主要通过修改身份信息、在境外网站购票等方式来成功购票。
在赵某的案例中,中介在人工代售点选择购票证件为“军人保障卡”,利用军人保障卡号码和身份证号码均为18位,且军人保障卡无法查验真伪的特点,直接以“老赖”身份证号码买到了票。
在海盐县检察院发现的案例中,“黄牛”替“限高”人员购票时,证件类型选择美国护照,并通过在姓名栏中加空格、护照号码前加括号等手法,成功购票。
据北京市西城法院介绍,一些中介在第三方订票平台上购票,利用多音字或其他信息变动来规避系统筛查。例如,任重(zhong)订票时可以故意输入任重(chong);或是将护照中的数字“1”输成英文字母“I”,数字“0”错输成英文字母“O”等。不过,法院工作人员表示,随着系统不断完善,这种情况已越来越少。
部分“黄牛”表示,他们会利用境外网站购票。北京市西城法院调研了解到,一些境外旅游服务网站并未与国内数据系统连通,不少被执行人使用护照在境外旅游服务网站购买机票,往返于境内外。
此外,无论乘高铁还是坐飞机,进站都需要核查身份。购票后“老赖”是如何顺利通关的?北京市西城法院法官高亢说,根据已查实的案例,被执行人大都选择使用纸质证件走人工通道,避免用身份证走机器刷票通道。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境外系统订购机票后通行国内机场,在离港环节,一些“限高”人员相关数据可能未被主动识别并拦截,导致部分人员成功出行。
建议
完善系统信息升级监管手段
法律界人士分析,失信被执行人通过“黄牛”订票,属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行为,经查证属实,可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予以拘留、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北京大成(温州)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金克明表示,“对此类帮助购票的‘黄牛’,也要明确定罪量刑细节。”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法院生效裁判文书均在网上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及限消信息也可通过公开渠道查询。一些不法分子大量收集“客户”资料,定向推送广告信息,一些销售渠道也较为隐蔽。
业内人士建议,应进一步完善系统信息,将“限高”人员护照、其他证件和人脸等各类信息录入系统。各网络平台要加强监管,落实主体责任,利用大数据技术屏蔽“黄牛”广告,减少违法交易,并及时监测、筛查相关信息。
针对各环节存在的漏洞,高亢提出,交通运输部门、第三方订票平台等要升级管理、技术水平,提高对各类证件的识别度。同时,无论人工验票还是机器验票,都要做到统一规范。
(原标题:钻购票、验票环节漏洞“黄牛”帮“老赖”绕开“限高令”)
来源:北京晚报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