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額更高/保障更廣/保費更低
實例解讀理財藝術與香港保險的優勢和特點
規避人生風險|尊享美好生活
▼
文章來源/《北京晚報》
每年給汽車買保險花上三五千,如果不出險,保費也不會退還。而每年三五千給自己買重疾險的人數,遠遠低於給汽車買保險的人。車上路尚有保險,而滿街沒有保險“裸奔”的人卻比比皆是。
買車、買房、買保險已經成為國際中產階層的“標配”,特別是保險,對於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間一代來說,更為必須。重疾險是除了意外險後第一份應該擁有的保險。市面上保險五花八門,關於重疾險,很多事情應該在投保前就需要瞭解清楚。
為啥要買重疾險?
重疾險即重大疾病保險,是指由保險公司經辦的以特定重大疾病,如惡性腫瘤、心肌梗死、腦溢血等為保險對象,當被保人患有上述疾病時,由保險公司對所花醫療費用給予適當補償的商業保險行為。
很多諮詢者最常見的問題是,要是家裡有萬存款,啥病都能看了,還需要重疾險嗎?其實這是個誤區。得了重疾會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嚴重影響到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與生活。
此類疾病需要進行較為複雜的藥物或手術治療,需要支付昂貴的醫療費用;有的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甚至是永久性的。所以,重大疾病和我們通常意義所理解的疾病並不是一個概念。
何況,家裡的存款是家庭應急和儲備用的,如果家裡的頂樑柱一旦不幸罹患重大疾病,除了要花一大筆錢治病外,未來賺錢的能力也會打折扣,這時候,就需要一份重疾險保障家人的生活。就算家裡有萬存款,因病動用家庭儲備金也會影響未來的生活品質,這類因病返貧的例子並不少見。
惡性腫瘤自費比例達90%
癌症,就是重大疾病定義裡面的第一種疾病,也被稱作惡性腫瘤。用一個公式表示:重大疾病=癌症其他重疾(N種)。重大疾病所包含的種類雖多,但惡性腫瘤的理賠率是第一位的。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佈年年報,年報顯示目前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約為萬例,平均每天確診人,每分鐘就有6人被診斷為癌症,平均10秒鐘就有一人確診。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達萬例。
其中,結直腸癌、男性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甲狀腺癌、宮頸癌發病率仍呈上升趨勢;食管癌、胃癌、肝癌發病率下降,但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變化不大,仍居我國發病率死亡率首位。男性前列腺癌發病率明顯上升。年報顯示,肺癌約占男性癌症發病率的四分之一,居首位;而位居女性癌症發病率第一位的是乳腺癌。
有人問了,上班族不是都有社會醫療保險嗎?可是很多人並不瞭解,一旦不幸罹患惡性腫瘤,自費的比例將高達90%。資料顯示,惡性腫瘤平均治療費用達到15萬至50萬元。在腫瘤專科醫院,自費藥的比例甚至高達90%。因此,儘管不少人擁有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但是補充一份重疾險依舊必要。與社保“生病—治療—憑票報銷”不同,重疾險具有“確診即可獲賠”的保障功能,由於無需“憑票報銷”,因此也不存在患者最為擔心的自費藥費用高,報銷不了的問題。
重疾險保額多少才算夠?
早些年如果您投保重疾險,不少行銷員一定推薦您買20萬至30萬保額的重疾險。不過,這幾年,很多保險代理人會推薦50萬保額以上的重疾險。事實上,如果有能力,應該盡可能高額投保。
為什麼?先看看目前重大疾病治療需要的費用。據《CancerStatisticsinChina,》報告顯示,從年至年,男性發病率較為穩定,每年增長0.2%,而女性年增長為2.2%,呈顯著增長態勢。而死亡率則分別年降低1.4%和1.1%。這說明重疾發病率越來越高,但生存率也越來越高。
一旦身患癌症,就要付出巨大的金錢代價。如果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最先進的藥品,完全有可能在身患重症下,提高生活品質,延長生命。但這一切,需要很大的開銷。
保險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重疾險至少需要萬才夠。這並不是憑空而定,而是根據目前重大疾病醫療所需要的費用構成而得出的結論。治療、康復和彌補收入的損失,都需要考慮。
比如要得到良好的治療,費用至少準備40萬。在治療大病的過程中,有許多檢查治療專案、療效好副作用小的藥品都是自費藥,社保不會報銷的。美羅華是醫生必推薦的治療淋巴瘤的藥物,其單支價格在2.5萬左右,5支一個療程。治療腎癌和肝癌的多吉美,每月1盒,每盒2.3萬,需要持續服用到患者不能臨床受益為止。腫瘤科大夫也認為,一個人得了癌症至少需要40萬的醫藥費才夠。
此外,良好的康復費用需要20萬至40萬。重大疾病治療費用中三分之一是直接費用,三分之二是間接費用。大病治療這段時間裡,需要有人照顧,營養更要跟上,這時護理費與生活費是很高的。像腦中風後遺症這種“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併發症多”的重疾,這樣的病症在得到精心的醫治和照顧下一般也能生存十年,所花的護理費約在36萬(每月元),生活費約36萬(每月元)。
此外,一個人在發生重大疾病的時候,對家庭最大的影響是:收入中斷、花錢不斷。收入越高的人,一旦患病,對家庭的生活水準、子女教育規劃、未來養老都有很大影響。對醫療費用的認知,還要考慮到因重大疾病造成的收入損失,給家庭帶來的影響。
另外,據網名為“人民精算師”的業內人士計算,現在的醫療費用並不等於未來的醫療費用。目前,人均醫療費用每年增長在18%左右,也就是說現在做一個心臟搭橋手術的手術費是20萬,那20年後就約為60萬。現在很多人認為50萬大病費用額度足夠了,其實真正到使用這筆錢時,多半已經在10年或20年以後了,面臨著費用貶值、不夠用的尷尬。
保障數量不重要,投保年齡很重要
保險公司在推銷自己的重疾險時,喜歡拿保障的疾病數量說事,市場上有些產品多達80種。比如某保險能夠保障的疾病種類是42種,“其中第1至25種重大疾病為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規定的(基礎)病種,第26至42種重大疾病為規定範圍之外的疾病。”據瞭解,規定內的疾病包含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等,規定外的則含終末期肺病、輕微腦中風後遺症等。
“從公司發佈的理賠資料來看,占重疾理賠最多的是惡性腫瘤,其次心血管類。”一位壽險人士表示,保協規定的25種基本病種覆蓋了常見的重疾,至於要不要增加其他病種,視個人情況而定。
此外,消費者還需要知道免體檢上限是怎麼回事。免體檢上限是各家公司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制定的風險容忍度,與年齡有關。比方A公司規定你買60萬重疾險不用體檢,但是B公司可能50萬就要體檢。當然,越年輕免體檢的上限越高,這個規則大家基本是通用的。一般來說,40歲是個坎兒,可能39歲時買60萬不用體檢。但是一過40,可能過30萬就要體檢。
重疾險VS防癌險
既然重大疾病主要是惡性腫瘤,那麼買防癌險是否可以替代?各險企對於重疾病種均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頒佈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為基礎,包含6種必保,19種可選,共計25個種類。除此之外,各險企會自行增加一些病種,一般都達到30種以上。而防癌險,是專門針對腫瘤疾病的險種。從保障範圍看,確實比重疾險要窄。
一般來說,重疾險因為提供的保障範圍高,自然保費也相對高;而防癌險作為只針對腫瘤的險種,具有保費相對便宜的特徵。
比如,按照某一家保險公司的收費標準來說,如果一位30歲的男士,購買一份保額10萬元的重大疾病險,繳費期為10年,保至70歲,那麼這位元男士每年需要繳納元的保費。同樣的情況,如果該男士選擇購買一份保額10萬元的防癌險,繳費期為10年,保至70歲,每年只需要繳納元。
相對於重疾險,防癌險的確保障範圍有限,但任何產品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防癌險針對下列人群的意義更為明顯:1、家庭屬於低收入人群;2、經常接觸化工原材料等致癌物品的人員;3、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員;4、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5、已購買重大疾病保險,但希望提高癌症保障的人群。
買保險,是有遠見和有頭腦的體現,是未雨綢繆,是眼光長遠,是大愛的體現!
願保險帶給你們,更多的健康、幸福、平安、快樂!
以上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推介或邀約客戶投資。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一切以保險公司的資料為准,具體詳情可與本人聯繫!如有不妥,請聯繫我們刪除!
▼
發現|分享
LI-HK
香港投資與醫療平臺
香港保险/境外投资/医疗服务/理财
子宫疫苗/试管婴儿/移民等专业资讯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
《保險是女人最忠誠的依靠》
早期白癜风如何治疗北京白癜风最便宜的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