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小伙痴迷车票收藏10万张老车票串

“每个人心中都有几件稀罕之物。对北京建筑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研三年级学生马腾腾来说,他的“心头好”,就是一张张车票。

这个25岁的小马哥不简单,他耗费13年时间,收集了近10万张车票,不知不觉间,他的收藏,成了浓缩北京公共交通百年发展变迁的一幅剪影。”

↓↓↓↓↓

先看视频听马腾腾讲车票的故事

红蓝铅笔引出一段记忆

马腾腾

书案上的集邮册堆成了小山,里面摆着马腾腾从初一至今收藏的所有车票,您猜猜,有多少?

答案揭晓:大约一万多种、10万来张。

随手翻开一本集册,里面都夹着一份熟悉和亲切。这里有北京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铅印车票,它们的身躯细长条儿,外形五颜六色,注意了!每张票都是在票根处撕断的,票面上,一定还有个铅笔道子。

很多人都记得,售票员手里有一根裹着皮筋的红蓝铅笔。乘客交了钱,售票员借着皮筋的摩擦力,将一摞车票上的第一张搓起来,随手一撕递过来。

可大家或许不知道,为什么售票员一定用红蓝铅笔呢?人家撕车票的时候,为啥还画上一道子呢?

别看小马哥只有25岁,他可知道答案。“那时,车票上有一大串数字,乘客买票时,铅笔道画在哪个数字上,就是这张车票可以坐几站,超过了,下车就要补票。红蓝两色,代表了公交车两个行驶方向,即上行、下行。

马腾腾边讲边翻邮册。记者发现了一个怪相:

越新的车票,怎么票面上铅笔道画得就越不规范呢?有的甚至没画在数字上呀。马腾腾说,“这是因为城市发展了,北京公交车多了,很多线路都是统一票价,画道子,只为了说明上行和下行。”

年夏天,刚满12岁的马腾腾在三里河东路南口的公交站台上候车,下车乘客随手丢弃的废票吸引了他。

他蹲下身,挑了几张品相好的废票,就这样开始了收藏。那时马腾腾就知道,车票之所以五颜六色,是为了区别不同的客运分公司。

在集邮册里,有些车票还是完整的,没有从票根处撕断。马腾腾说,这是他为了收集某种车票专门去坐公交车,然后央求售票员,“阿姨,我多买几张,您别撕它,好不好?”

这个小鲜肉是淘票老手

在集邮册中,很多车票并非出自马腾腾这个时代,比如他还收藏了民国时期的车票,那时的北京电车公司,还叫北平电车公司呢。收到这些车票可不容易,马腾腾为此开始了每周“赶集”的日子。

年,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报国寺旧货市场,他发现了一群专门收集车票的票友。

他攥着五毛一块的零花钱,收了不少新奇的车票,由此积少成多。除此之外,凌晨4点开市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凌晨3点开市的大柳树旧货市场他也常去,“而且,必须得早去。”

“赶集”赶多了,马腾腾也摸出了门道。很多倒腾车票的人,都是从废品收购站收来的。废品分拣时,有人专门把旧书挑拣出来,卖给旧书商人,这书里没准就夹着车票。

人们到各地去出差,回来把车票粘成一摞方便报销,如果后来没报成,这票就留下了。就这样,马腾腾又多了一条收集外地甚至外国车票的渠道。

车票里记录着城市变迁

小马哥收集车票与利益无关,他并不是以捣腾老车票牟利的人。在他看来,越是泛黄且脆弱的老车票,其中蕴含的历史越厚重。

每当拿到一张老车票,马腾腾都要从网上、去档案馆找资料,挖掘这张票的由来,把车票按年代串联起来,更好理解城市公共交通尤其是北京公交的发展。

马腾腾的相册里,有一张长方形绿色车票,上面有“预售乘车券”字样,为了弄清北京什么时候用过这种票,马腾腾到档案馆去查询,但档案里没有车票的照片,他必须在字里行间比对,工作量很大,为一张车票查上几十份资料是常有的事。

他最终查明,年8月25日,北京市公共汽车公司发布《北京市公共汽车公司预售乘车券发售暂行办法》,为便利乘客简化购票手续,在当时发行了这种预售乘车券,年是发售最多的一年,共发售万张,这种车票一直使用到年。

几年前,马腾腾的朋友写了一本跟公交线路有关的书,他建议马腾腾也写一写。马腾腾说,那我写一本跟车票有关的书吧。

为了收集资料,他用去了5年时间。为了把票样清晰地呈现在书页上,他自己买了扫描仪,而舍弃了翻拍的办法。

一些藏票的朋友手上有珍贵的车票,却不能随意拿出来时,他便抱着扫描仪、电脑到人家里去扫。详细查阅了5年的资料以后,马腾腾又花了一年时间,才把这本书写好,并于去年出版。

与最初的想法不同,一开始想写成一本类似于专业学术的书,后来决定写一本章节体的“故事书”,让内行外行都能看得津津有味才好。

捧起这本《北京公交车票史话》,马腾腾在用车票的发展,解读北京城市发展的一面。令记者惊奇的是,书中的图片包含大量《北京晚报》的报样。

比如年3月3日《售票员一日》、年2月1日《写在新线路通车的时候》、年12月21日《一路汽车缩短车可候车时间》、年8月1日《无人售票第一天》等等。报纸上的一篇篇文章与邮册中的一枚枚车票,一个豆腐块大小,一个成人手指般粗细,却同样是一段历史的记录和承载。

采访快结束时,门铃响了,快递员送来个包裹,这是马腾腾刚淘来的一批车票,“写书的稿费几千块钱,还没攥热乎呢,我就都花了,还是买了车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北晚聆听精彩内容~

来源

北晚聆听

文字摄影剪辑

北京晚报记者景一鸣

编辑丨王海涓张骁孟紫薇

景一鸣

赞赏

长按







































白蒺藜图片
哪家医院能够治愈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wbfz/102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