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从一个非婚生子女的悲惨遭遇再看王宝

点击上方“比较公司治理”蓝字将我置顶哦~这两天王宝强火了,他媳妇马蓉更火了。最火的当然是网上给马蓉道德审判的网民万众。有让马蓉浸猪笼的(貌似是清朝惩罚奸夫淫妇的一种酷刑),还有冒充马蓉说装修时敲掉书房以显示马蓉没文化的。还有全世界各地发出通缉令,让“奸夫淫妇”无处藏身的。更悲催的是,一些和这事没啥关系的无辜群众,邓超、孙俪、梁欢之流也受到株连,被口水淹没。并且,虽然代理马蓉离婚从法律角度看是可以在财产分割上帮当事人争取不少权益的肥差,但根据智合法律媒体的调查,并没有律师愿意代理这个事,其原因是害怕被口水淹没。无政府主义“被口水淹没”这个现象用学名解释其实是一种“无政府主义”。在这一现象的背后就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牛,认为自己就是法官,可以自己进行事实调查,可以自己创设并适用法律,给别人定罪量刑,而对社会既有的制度、法律和程序置于不顾。网民们并不会想到,调查事实和适用法律其实是法官的特权,而且事实查明和法律适用是要符合程序正义的。说实话,目前网上流传的“通奸”证据大都是列车乘务员看到宋喆和马蓉牵手、圈内人看到马蓉从宋喆房间里出来、有人看到两人一起买手环等等。在专业人士看来,这些“某某”说他看到、听到的东西,可以归为传言证据。传言证据的可信度是有很大问题的,无论哪国法律,除非这个“某某”真的跑到法庭上作证或者签署证词并经过质证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否则,我们大可放弃司法系统和证据制度,而由不用露面的乘务员、圈内人和某某说啥是啥地帮当事人定罪名。专制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相对应的是“专制主义”——专制主义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法拉利车祸”。年3月18日凌晨,令计划的儿子令谷车祸死了,车上同时还弹出了两个美女。为了防止家丑外扬,令计划连夜封锁现场,将本来按照交通事故实施处理的北京警察排除在外,此后,又安排人向那两名女子的家中汇入巨款,以图息事宁人。车祸发生后,《北京晚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均曾以报道交通事故的方式发表过公开报道,并提及“男子当场死亡,另外两名女子重伤”,但是,未几,相关链接尽告失效。同时,“法拉利”也成了敏感词,搜索不到。这就是一种“专制主义”的典型,个别腐败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所欲为,根本不考虑社会公益。相信如果当时躺着中枪的法拉利经销商因为“法拉利”被屏蔽而影响了销售量去起诉令计划以及执行他命令的政府机构,法院肯定不给立案吧?法治

总之,无政府主义和专制主义是社会正义受到践踏的两个极端,同时这两个极端也都可以概括为“人治”,一个是人人都是法官、立法者和执法者,纷纷乱乱;另一个是万马齐喑,而掌权者不受监督、为所欲为。只有在这两个极端中找到平衡,人民的基本权利才能得到保护。而如何实现这个平衡呢?就是依靠法治。

我们敬爱的习主席反复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他深入分析比较了法治和人治两种治国方式的成败优劣,指出综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相反一些国家没有顺利迈进现代化的门槛,则很大程度上与法治不彰有关。

习主席以上的论断与他青年时的学习和经历想必不无关系。年9月习主席在美国访问时曾说过,“我青年时代就读过《联邦党人文集》、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等著作,也喜欢了解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等美国政治家的生平和思想......”。汉密尔顿彪炳千秋习主席提到的《联邦党人文集》这本书的主要作者就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他为美国实现法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汉密尔顿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是与“无政府主义”和“专制主义”斗争的一生,是推动法治进步的一生。在他的推动下,早在18世纪末,美国的政治制度便呈现了民主集中制的法治特色,一方面有国会、参议院等代议机构保障民意对政府的监督,另一方面又有一套强大而完善的政府制度,包括预算体系、国债体系、税收体系、央行、海关等集中的政府机构。还有就是建立了地方各州服从中央的联邦制度。这在当时应该说是具有前瞻性的,而这一系列的制度创造,又在许多现代国家中得到了复制。那么,是什么让汉密尔顿能够有灵感,在那个蛮荒的时代就能做出这么复杂而精妙的制度设计呢?这其实与他早年的经历有关。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问我美国宪法的起草者和联邦党人的背景,我更多的会联想到肯定是土生土长在新英格兰的白人、五月花号的富二代后裔,这样才算根正苗红嘛!但其实并不尽然。汉密尔顿就有着与其他“创始老爹”(foundingfathers)们完全不同的背景。悲惨往事汉密尔顿这辈子对他的早年经历基本是闭口不提的。他曾说过“俺生出来就饱含屈辱”。汉密尔顿在年出生在西印度群岛一个叫尼维斯(Nevis)的小岛上。尼维斯这个地方现在也不富裕(人均GDP美元,仅仅比中国高美元),主要靠离岸金融、旅游、卖糖和卖国籍为经济来源。汉密尔顿出生的时候,那个岛主要是美洲罪恶三角贸易的一环,就是欧洲白人去非洲掳掠黑奴到尼维斯种甘蔗,尼维斯生产的糖卖到欧洲,欧洲人用赚来的钱再去掳掠更多的黑奴。目前,尼维斯总人口一万两千人中,超过90%的人都是黑人。当然,那时候去西印度谋生的欧洲人基本也是破落户、流氓混混为主。

汉密尔顿他妈叫雷切尔·法西特(RachaelFaucette),在16岁那年继承了她爹一笔可观的财富,于是成功地吸引了一个来岛上谋生的丹麦小赤佬迈克尔·莱温(MichaelLavien)的注意,不久就结婚了。婚后,雷切尔红杏出墙。于是莱温要求当地法院适用丹麦法律惩罚雷切尔,根据该法,如果妻子被认定犯有通奸之罪,则丈夫可以把妻子投进监狱。尼维斯法院支持了莱温的请求,于是莱温就成功地把雷切尔在监狱里关了好几个月。

笔者由衷感叹尼维斯司法制度的可笑,居然在婚姻审判和剥夺人身自由方面可以适用丈夫一方的属人法。而笔者也相信王宝强应该后悔没有移民丹麦并穿越到十八世纪吧!另外据笔者考证,尼维斯当时作为英联邦国家实施的是英国法,包括普通法。

剥夺人身自由并未让雷切尔屈服,出狱后不久她就从原来住的镇逃往了别的镇,并且和另一个破落户詹姆斯·汉密尔顿好上了。詹姆斯·汉密尔顿是一个苏格兰移民,在做三角贸易时破产了(别看三角贸易,由于结算风险和航运风险对执行能力要求很高,不是人人都能做)。但是,根据当时尼维斯的婚姻法,雷切尔属于婚姻中有过错的一方,不能申请与丈夫莱温离婚,于是雷切尔和詹姆斯只能以夫妻名义同居,但却不能结婚。在这个状况下,他们生了汉密尔顿和他哥小詹姆斯汉密尔顿等两个非婚生子女。由于是非婚生子女,也没有交社会抚养费(脑补),汉密尔顿自然没有办法上学,于是他就在尼维斯满街逛。西印度群岛当时的社会现状就是森严的种族制度,白人即使再穷,也多少拥有几个黑奴。所以奴隶贸易是非常普遍的,汉密尔顿当时经常观看市场上拍卖黑奴时生离死别的场景以及在广场上举行的对逃往黑奴的严酷鞭刑。据信,当时在尼维斯岛上,黑奴有名,白人只有名,在这个比例下,所有白人男性,不分年龄,全部自动入伍民兵,全副武装地防止奴隶起义。而一旦奴隶起义,就可能会把一个小岛上的白人都杀光。暴力在尼维斯就是家常便饭。西印度群岛的蔗糖经济就是建立在黑人血汗基础上的暴力经济,是人压迫人的剥削经济。让人在热带的烈日下汗如雨下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刑罚,如果有五个黑奴来到尼维斯,五年内就会死掉三个。一次,当地的一个奴隶主打了某男性黑奴鞭子,打了某女性黑奴鞭子,而当地白人群众却觉得很正常。毋庸置疑,暴力给汉密尔顿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所以他以后制定的各种制度政策无不流露出一种对人性的悲观和警惕。再后来,汉密尔顿的命运更加坎坷,先是他妈的前夫莱温申请和他妈雷切尔离婚,但判决却规定莱温可以再婚而雷切尔由于有过错,终生不得再婚。这样,汉密尔顿兄弟就彻底上不了户口了。在汉密尔顿不到十岁时,他爹抛下全家离家出走。而因为没有婚姻的保护,雷切尔也无法向法院针对他爹申请抚养费。雷切尔只能自力更生,在岛上租了个门脸儿,开了家杂货店,全家就生活在杂货店的阁楼上。这时雷切尔的母亲,即汉密尔顿的外婆去世了,雷切尔从那里继承了5个奴隶,靠着把这5个奴隶转租出去的租金和杂货店微薄的收入养活这两兄弟。但不幸很快接踵而至,汉密尔顿14岁那年岛上爆发了瘟疫,汉密尔顿和他妈都中招了。俩个人躺在小阁楼上,他眼巴巴地看着他妈妈在自己身边停止了呼吸。而他妈妈咽气没多久,法院的人就跑来分家析产。原来他妈的前夫莱温还惦记着他妈的5个奴隶和杂货店,主张遗产应该归他和莱温生的儿子彼得(即汉密尔顿同母异父的兄弟),而非汉密尔顿兄弟。在诉讼中,莱温说汉密尔顿兄弟都是婊子养的,而他儿子应该继承所有的遗产,尽管他18年都没来看过雷切尔一眼。法院就这么支持了莱温的请求。因此汉密尔顿兄弟不仅精神上饱受摧残,经济上也身无分文。从这一系列的磨难中,我们应该看到,汉密尔顿小小年纪肯定对自己的身份感到非常痛苦。他已经彻底不相信命运是公平的,也不相信社会是和谐的,同时也深知自己无依无靠。而这么一个没爹的孩子,居然能成为美国的“创始老爹”也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妈杂货店两个供应商的帮助。这两个供应商来自纽约,他们看到汉密尔顿幼年丧母,又天资聪明,就动了慈悲之心。他们安排汉密尔顿在他们公司学徒。在那里,汉密尔顿接触到了库存管理、物流、记账、货币兑换等先进的知识。同时他也意识到了公司业务会经常受到流动性不足的影响,此外,由于货币兑换的繁杂,统一的货币会对促进贸易流通,这为他后来建立美国的央行、国库和统一美元留下了伏笔。他还看到西印度群岛虽然土地肥沃,但只有蔗糖一种单一经济,所以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这为他以后建立美国制造业为主的多样性经济留下了伏笔。另外,由于汉密尔顿在公司里也处理奴隶贸易,结合自己童年的经历,他认识到了尼维斯奴隶制度的危害性——提心吊胆的奴隶主要时刻严防奴隶起义,浪费了很多社会成本用来“维稳”。另一方面,一旦奴隶起义成功,小岛进入无秩序状态,很多无辜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也会被起义奴隶杀死,所以无政府主义也是很恐怖的。总之,出于对奴隶的同情和自身作为弱势群体受到的制度迫害,他反对以奴隶主为代表的专制主义;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白人,他也害怕遭到奴隶起义带来的无政府主义的殃及。在这样一种纠结中,他创立了带有民主集中色彩的美国政治体制,同时也是一位坚定的废奴主义者。三点总结废话说了这么多,让我来总结一下:

第一、无政府主义要不得。很多网民对于婚外情证据要求之苛刻以及婚外情并不一定构成过错一方“净身出户”充分条件表示费解。事实上的婚姻法和网民心中的婚姻法似乎有着巨大的差距。婚姻法的存在有其自身的意义:它平衡的是婚姻关系方方面面的利益,而不是仅仅为了惩罚“奸夫淫妇”。

从汉密尔顿的遭遇不难看出,尼维斯岛那时的婚姻法或者说18世纪的英国法对于“奸夫淫妇”的惩罚力度是很大的,丈夫如能证明老婆出轨,则可以适用自己国家的属人法,把老婆关到监狱里蹲几个月;婚姻中有过错的一方不能提出离婚,而无过错方可以随时离婚,并且离婚之后还可以永远不许过错方再婚。未成年的非婚生子女对其亲生母亲的继承权可能被剥夺,纵使遗产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但这种惩罚公平公正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汉密尔顿他妈出轨和汉密尔顿没有关系,但他作为一个无辜的娃,却要承担这一切的后果。所以用网民心中的婚姻法来审判王宝强离婚案,并不见得能取得公正的后果。

第二、专制主义要不得。你懂的。第三、王宝强离婚事件的积极意义。大家肯定想问汉密尔顿是如何离开尼维斯前往美国的?答案是汉密尔顿非常勤奋,在公司学徒的同时为当地小报发表文章。有一次尼维斯遭到风暴袭击,汉密尔顿对风暴场景的描写发表在当地小报上引起了轰动。于是,当地乡绅无不捐款送这位有前途的小伙子去美国读书。就这样,汉密尔顿卷着铺盖卷,把他郁闷的童年永远留在了尼维斯岛上。就像很多移民那样,他隐去了自己不光彩的过去,到美国去努力建设一个只看人的能力,而不看人的出身的社会。汉密尔顿在小报上写的是:“夫风暴来也,若天崩地陷。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海崩雷电,势如山川震眩,气似陨星奔落;房倒屋塌、又有百千求救声振聋发聩,实乃惊天地、泣鬼神也!”(Itseemedasifatotaldissolutionofnaturewastakingplace.Theroaringoftheseaandwind,fierymeteorsflyingaboutitintheair,theprodigiousglareofalmostperpetuallightening,thecrashofthefallinghouses,andtheear-piercingshrieksofthedistressed,weresufficienttostrikeastonishmenttoangels.)这种励志故事符合咱们中国人一贯的价值观。俺们也想建设一个只看人的能力,而不看人出身的社会。俺们中国人也欣赏这种靠自己本事闯出来的农村小伙,王宝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出身穷N代的吃瓜群众,俺们看不得王宝强被人欺负,但是俺们也得清醒地认识到:第一、只看能力而不看出身的社会要有法治的保障;第二、靠自己本事闯出来的农村小伙在社会上吃了亏,也要靠法治来找到公道。俺们虽然道义上帮他鸣不平,但是具体是否符合离婚的条件,离婚以后财产咋分割,还是得在法官查明事实的基础上适用法律解决。本文写作主要参考了《国家地理-历史》杂志年5/6月号《汉密尔顿:美国最热的创始老爹》一文,作者RonChernew。比较公司治理bijiaogongsizhili长按







































一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bbzz/8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