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朝阳区劲松街道九成以上都是老旧小区,没有物业。近几年,随着车位逐渐饱和,私装地锁成风,最多时仅一个小区就装了近个地锁。去年,该街道所有老旧小区都已实现了停车自治管理,彻底摆脱了地锁之困,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数字
4年拆除多个地锁
劲松街道综治办主任王燕伟告诉记者,早在年,他们就在朝阳区最早试点开始治理地锁。当时,他们曾一个一个小区地走访调查,结果发现,本地区的车位缺口并不大。但是,不少居民出于想“占地儿”,即使没有买车,也要跟风装地锁,用来晾晒衣服,或者防止别人来自家门口停车;还有的外来车主为了上班停车方便,也跑到小区里私装地锁。
大量的地锁杂乱无序,白天不停车也立起来,不仅挤占了停车资源,还绊倒了老人和孩子。治理地锁,刻不容缓!于是,劲松街道用了3个月的时间集中宣传地锁的危害。随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动员居民自行拆除地锁。最后,才成立了“帮拆队伍”,给每名拆除地锁的车主每人补助30元,并承诺地锁拆除后,引进停车管理,保障大家的车都有地方停。
据介绍,年,《北京市机动车管理办法》出台,明确私装地锁是违法的,由此劲松街道开始依法大规模拆除地锁。截至去年,该街道已经拆除了多个地锁,一度实现了“零地锁”。今年,私装地锁现象略有反弹,主要是外来租户不了解情况,一共装了40多个地锁。本周,街道将依法组织拆除。
原因
引进停车自治管理
“拆地锁难,改变居民的生活习惯更难。拆除地锁后,还需引进停车管理。”王燕伟说,起初,一些居民并不理解,提出质疑:“凭什么引进停车管理公司?”为此,各个居委会不厌其烦地多次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并入户做思想工作,反复向居民解释,停车管理公司不以营利为目的,相反承担着小区管理的职能,“白天值班,晚上巡逻”,为小区居民服务。
据介绍,目前劲松地区各老旧小区停车管理收费每月最高不超过元,最低只有30元,确实做到了不以营利为目的。劲松街道最早试点进行停车自治管理的是劲松八区。
昨天,记者在该小区看到,南门安装了电子车牌识别系统,只有当本小区居民的车辆通过时,停车杆才会自动抬起。小区里整齐地施划了停车线,还标注着车牌号,因此记者并没有发现地锁。
居民们告诉记者,小区最多时私装了近个地锁,就连消防通道都没有放过。后来,在居委会的组织下,居民们自己选举出了9名代表,组成了停车管理委员会,自行决定小区的停车事宜,并招标了这家正规的停车管理公司,制定每月停车收费不超过元。从此,小区停车秩序明显得到改善,大家再也没有装过地锁。
关键
重在让居民看到变化
去年,劲松街道所有老旧小区都已成功引进停车自治管理。王燕伟说,关键在于转变居民观念,让居民自主参与管理,切实感受到管理带来的变化,“说起来,老百姓也愿意小区有人管,有人安装探头、给车交剐蹭险,出了问题也有人管,何乐而不为呢?”
在王燕伟看来,要想成功破解地锁之困并不难,只要弄清楚这项工作的目的是真正为居民解决生活难题。据他介绍,在拆除地锁、进行停车管理的同时,劲松街道一直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将犄角旮旯都弄得横平竖直,并重新施划停车位。预计截至今年6月,还将增加近个车位。与此同时,经过科学有序的错时停车管理后,本地区的车位利用率也得到了提高。(记者王琼)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十大专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