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亚洲胃,奶酪在日本经历了什么钛媒体

BAI资本(BAI_VC),作者

钟成、沃煊皓

随着儿童奶酪棒广告在电梯屏幕里不断循环,我们不光领教了中国乳制品企业改编儿歌的魔性才能,也记住了“奶酪又被称作奶黄金”的营销金句。这也并非是商家的过分营销,奶酪的确堪称奶中的黄金。

正如当红Vtuber菜菜子的好友潘长江老师所言:浓缩的都是精华。

作为液态奶高度浓缩后的产物,雄踞奶制品金字塔顶端的奶酪,无论从营养还是商业的角度来讲,都无疑具有着极高的价值。

一般而言,10到12公斤鲜奶只能提炼1公斤奶酪,故而奶酪大幅浓缩了牛奶中的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大约是牛奶的10倍,钙质也有牛奶的8倍之多。而且由于发酵中乳糖的分解,奶酪也可以被“乳糖不耐”者食用,可以说是老少咸宜、欧亚通吃的“乳品之王”。

国人一向陌生的“奶酪”,目前正以儿童辅食和网红食品灵魂配料的方式,逐渐走进中国人的食谱,成为中国奶制品市场的新宠。

由于译音不同,奶酪又被称作芝士或起司,三个名字其实指代的都是同一种奶制品(问答题:上图卡路里含量总共多少)

Unsplash

Siamitan

根据中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年包含奶酪在内的中国干奶制品加工量增幅达到5.7%,高于液态奶增幅的4.4%。我国奶酪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也预计将长期保持在19%以上。

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奶制品市场展望报告》中,奶酪更是被看作中国未来奶制品消费的突破口。

往日里低调的奶酪,就此逐渐叉起了腰。

注入灵魂!饮品上的芝士奶盖,是当下中国奶酪消费的主要场景之一

果壳网

广阔的发展前景,往往暗示着如今尚且薄弱的市场基底。

与世界各国相比,如今中国的人均奶酪消费量还处于一个非常低的程度:据《北京晚报》报道,年,中国人均奶酪消费量仅为每人0.1千克,而在与中国饮食习惯类似的邻国日本,这一数字则是每人2.32千克。

年,奶酪在日本的人均消费量也才0.27千克,看这家人吃多美

nicovideo.jp

其实,如同当今在中国一样,奶酪在日本也有过一段不被接受的历史。从陌生的舶来品,到人见人爱的国民食品,过去50年间,奶酪在日本经历了一场蜕变与“魔改”。

观察奶酪在邻国的崛起,我们或许可以从中预见未来中国奶酪市场的成长路径。

01蛰伏:陌生的外国食品

尽管奶酪类制品早在六世纪的日本就已经出现,然而说起现代意义上的奶酪制作,时间还要等到十九世纪后期。

年,美国人埃德文·潭恩(EdwinDun,-)来到北海道,指导当地进行农牧业建设,作为特聘顾问的埃德文就此将西方的奶酪生产工艺引入日本。也就是在同一年,北海道七重劝业试验场便生产出首块日本国产天然奶酪,这成为了日本现代奶酪产业的开端。

把奶制品行业引入北海道的埃德文一家,没有他,你们谁都吃不上“白い恋人”

kai-hokkaido.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bbzz/158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