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前夕,前门大栅栏又一座著名的老建筑重新亮相了,它就是有着百年历史、凝聚了两个时代北京人繁华记忆的北京劝业场。
??劝业场当年曾是老北京最新潮时尚的商场,如今再度亮相摇身一变成了“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场馆,最新最潮的设计都在这里展示,虽然东西大不一样,却延续了它“又新又潮”的传统。跟小编一起来场穿越,感受古老与新潮并存的北京劝业场的前世今生。???
踏着大理石的台阶,走进一座瑰丽的巴洛克建筑,宫殿一般的内景便呈现在眼前,让人不禁惊叹它跨越时空的美感,这儿就是前门大栅栏廊坊头条17号的北京劝业场了!静静伫立的罗马柱和玻璃天花板都是过往岁月的见证者,这里曾经摆满了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着如潮水般涌入的顾客……百年前这个被称作“京师劝工陈列所”的地方,开创了中国文化商业展示的先河,也被一次次刻下历史的印记:三次遭遇大火,六次改名换姓,劝业场和这座城市一起经历了兴盛、沉寂与复兴。吕伟/摄源起“劝业”精神追溯劝业场的前世,还要从多年前开始。光绪三十一年(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京师劝工陈列所”,为官办的工艺局产品展销场,承担民族工商业的展示功能。这便是“北京劝业场”的前身,“劝人勉力、振兴实业、提倡国货”,劝业场的名字由此而来。在当时清末内忧外患的岁月里,“劝业”二字寄托了一个时代实业图强的希望,第一次给老百姓树立了“国货”的概念。不少民族产业纷纷打出了“自信中国造”的旗帜,很多人更是直接放言:“买的不是国货,而是对于中国制造的信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北京劝业场的兴盛可以说是一种民心所向。虽然在建成不到20年的时间里,先后遭遇三次大火,劝业场的人气不降反升,与王府井的东安市场、菜市口的首善第一楼,观音寺街的青云阁并列为京城四大商场。巴洛克式的华丽建筑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劝业场这座巴洛克式的小楼,是年重建后的建筑,它的设计者是我国近代第一批留学归国的卓越建筑师、建筑教育家沈理源先生,采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技术:地下一层,地上三层,顶部还有大玻璃天窗……整个建筑风格尽显华丽与高贵。其如梦如幻的繁华景象可以在作家肖复兴的文字中窥见一斑:“劝业场前后两门,正门在廊坊头条,比较宽敞,但我觉得没有后门漂亮。后门立面是巴洛克式,下有弧形的台阶,上有爱奥尼亚式的希腊圆柱,顶上还有拱形阳台,欧式花瓶栏杆和雕花装饰,包子的褶似的,都集中在一起,小巧玲珑,有点儿像舞台上演莎士比亚古典剧的背景道具,尤其是夜晚灯光一打,迷离闪烁,加上从前门大街传来的市声如乐起伏飘荡,真是如梦如幻……”老北京人的繁华记忆作为北京第一个有厢式电梯、游乐场、开敞式中庭的卖场,可以说,劝业场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最时髦的去处。京城百姓喜欢逛劝业场买东西,小孩子放学喜欢在里面的商铺、柱子和电梯间捉迷藏,文人雅士也经常到这里聚餐。鲁迅和他的朋友许寿裳、陈师曾、齐寿山、二弟周作人都没少逛劝业场。当时二楼有家叫“小有天”的福建馆,鲁迅日记中就记述过在这里的聚餐。老北京人描述这里的情景:一楼售卖日用百货商品;二楼卖文物和特艺商品,还有苏湘刺绣和几家画像馆;三楼是几家照相馆、理发馆、镶牙馆、广告社,还有弹子房、乒乓球社等,夜里灯火辉煌,笑语不绝;四楼则是一个叫“新罗天”的剧场,经常演出评剧。无论你站在哪里,楼上楼下一目了然,熙熙攘攘,人影幢幢的,有些像是过年逛庙会的感觉。名角荟萃的京城百老汇劝业场从商场变身为文化娱乐商业中心,是从年万子和在此兴办新罗天艺场开始。万子和是个地道的北京人,热爱京剧,同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等交往深厚。他既是华乐戏院的老板,又在西长安街新新大戏院任经理,是京剧名伶马连良多年的合作伙伴。当时,劝业场为了今后发展,在原来三层的基础上加盖了一层,又在楼顶开辟了屋顶花园。万子和在四层租用了83个摊位,改建而成“新罗天”的剧场,包括魔术杂耍场、书场、相声场、天宫球社和能容纳名观众的剧场,并附设茶座和零吃摊等,每到夏天还在楼顶增加露天杂耍。道教里三十六天最高一层,称之为大罗天,号称天玉清境,剧场取名新罗天蕴其美意,唐诗人王维曾有诗“大罗天上神仙客”,来这里看戏的人就应该都是神仙客了。十余年间,劝业场留下了众多名伶的身影,余音绕梁,为这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文化印记。据说当年游艺场曾经是架冬瓜演滑稽、郭筱霞说梅花大鼓、郝寿臣说相声、连阔如说评书的地方,现在看来个个都是了不起的角儿。新罗天白天是鸿巧兰等人演评戏,晚上刘宝全说京韵大鼓。滑稽演员韩兰根还专门从上海来,在那里演出过《钦差大臣》的话剧。北京“魁德社”传人于小章的父亲是著名三弦艺人于少章,上世纪40年代中期曾在新罗天演出。沉寂之后的涅槃重生到了北平解放前夕,由于物资匮乏,市场萧条,物价上涨,劝业场也面临重重危机。年初,劝业场还曾一度关张。解放后,随着时局逐步稳定,劝业场经过复苏,也渐渐恢复了活力。年公私合营后,劝业场成为国营商场,主要经营珠宝玉器、金属器皿、丝织品、刺绣品、棉麻织品及土特产品等,同时出售日用百货、皮货、五金电器等。解放后的劝业场依然有过它的辉煌时代,那时候,首善第一楼没有了,青云阁沦落了,京城四大商场,便只剩下劝业场和东安市场,相比较,劝业场的体量没有东安市场大,但多了一点儿洋味儿,卖出口转内销和罗马尼亚进口的东西,式样新颖的小皮鞋,羊皮这里都有。年,劝业场被改为“新新服装店”,后来又改为新新宾馆,并以“新新宾馆”的身份存在了20余年,周围交织的电线,陈旧的霓虹灯招牌给这座瑰丽的老建筑平添了沧桑,令人叹惋。年,新新宾馆停业,请来了来自法国的杜地阳(Jean-Marie)、铁凯歌(Etienne)、丹尼尔(Daniel)三位当代建筑大师,帮助劝业场凤凰涅槃。然后就是开头您看到的那一幕,在今年十月,它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场馆绚丽亮相,据说,今后这里会成为一座前卫的艺术文化中心……回眸百年劝业场的历史,既是“老北京”记忆中的繁华片段,也是几代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艰难之路。希望重生之后的劝业场,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情怀,更是文化、历史的传承与创新。北京劝业场大事记—年“京师劝工陈列所”建立,展览工业品为主,销售部分商品。—年劝业场遭遇第一场大火,馆址暂移广安门内大街路北。—年“京师劝工陈列所”归属于民国政府工商部管理,将它改为商品陈列所。—年再次失火后重建。—年重新开张。—年第三次失火后,政府无力修复,将其抵押给北洋军阀魏连芳,由他出资复建。这次重修的建筑留存至今。—年改为工业部国货陈列馆,馆址迁至前门箭楼。—年国民政府将其划归北平市政府,原址重修,正式更名“北京劝业场”即“北平国货陈列馆”。—年劝业场改为产销结合的个体经营场所,汇集22个行业,多个货铺,吃、穿、用、玩具一应俱全。—年改为国营商场,主销珠宝玉器,金属器皿,纺织刺绣,棉麻织品和土特产,同时出售日用百货、皮货、五金电器等。—年改为信托商店。—年“劝业场”改为“新新服装店”,后改为“新新宾馆”。
—年劝业场原址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年劝业场旧址作为“大栅栏商业建筑”的一部分,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新新宾馆停业,北京劝业场开始全面修复。—年北京劝业场重开门户,成为新型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小时候在老北京劝业场玩过的老北京人,
快去看看最近重新亮相的这位老朋友吧。
文字来源:北京晚报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北京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