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居伸脚录bull购ldqu

我没有读报的习惯,即便读,较多是读头版和副刊。读头版是想了解一点这个世界或自己周围发生些什么事,让自己有“活在当下”的存在感;读副刊是为找到一点安神的妙药,让自己有“活得肿胀”的充实感。以前自订过几种读书类的报刊,其它诸如日报、晚报都是单位订的,多数是摊派或是帮报社的人完成任务。这些年有了电脑、手机,报纸倒成了稀罕物,单位也不大订购,只头头脑脑办公桌上有几份,看不看也不知道。我自己是很久没有摸过报纸了。

报纸是什么时候诞生的,中文报纸什么时候开始,我一概不知。但近代以来的中文报纸几乎都有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副刊,则略有所闻。比如民国时就有著名的“四大副刊”——《京报副刊》《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学灯》《民国日报·觉悟》,那时著名的文人,如鲁迅、胡适、周作人、徐志摩等都在这些副刊上发表过作品,也可以说这些副刊成就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建国后,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报纸副刊更是百花齐放,发表过很多好文章,培养出很多作家。

我喜欢书胜过报纸,年轻时做过不少剪报,把自认为好的文章剪下来贴在本子上,像书的样子。所以我曾想,如果有人能把这些副刊中的好文章收集起来,出一本书该有多好。去年,偶然在当当网购得一册胡洪侠著的《好在共一城风雨》,是李辉、王刘纯主编的“副刊文丛”之一种,收录了作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任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周刊》主编时写的“编读札记”。读过之后,感觉很好,就想多买几种这个系列的书看看,网上零星找到一些,放在购物车里,打算等网站搞活动时一并买下。前几日忽见中图网淘书团陆续推出五批“副刊文丛”,共计39种,价格也不高,心中大喜,悉数拿下。按主编李辉的设想,每年要出二十余种,现在快过四年,我购得的只有年、年出版的,后续有没有出新,出了多少种,尚不清楚,若有漏网之鱼,以后当补全。

这套书共分两类:第一类是精品栏目荟萃,编者约请各地中文报纸副刊,挑选精品专栏若干编选,涵盖文化、人物、历史、美术、收藏等领域;第二类为个人作品精选,收录副刊编辑、在副刊开设个人专栏的作者的文章。

李辉是资深的副刊编辑,年复旦大学毕业后,进入报社,先是编辑《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后来编辑《人民日报》副刊《大地》,长达三十四年,并且还在《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南方周末》等副刊上开设个人专栏。另一主编王刘纯是本套丛书出版单位大象出版社社长。二人合力编辑的这套文丛,应该说功德无量。

年12月29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bbzz/135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