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的由来

众所周知,教师节是每年的9月0日。我国规定过教师节是从年开始的,到现在也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却是从古至今都有的。

教师节的由来

新中国成立前,曾经出现过两个版本的教师节。第一个是93年教育界人士自发组织设立、旨在呼吁改善教师待遇的“6月6日”版教师节。第二个是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设立的“农历8月27日”版教师节。然而前者国民党政府不予承认,后者因为战争等原因并未在全国推行。

年9月0日,全国的教师们迎来自己第一个教师节。98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早上一起床就忽然想到老师应该有自己的节日。"教师节的最早创意人、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这样说。

那是年2月9日,王教授当天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北京晚报》。第二天,《北京晚报》就刊出文章《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引起了读者强烈反响。2月5日,北师大钟敬文、启功、王梓坤、陶大镛、朱智贤、黄济、赵擎寰联名,正式提议设立教师节。年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0日定为教师节。为了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高教师地位,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所以直至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年9月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在第一个教师节,当时的国家主席李先念向全国教师发出慰问信祝贺节日,首都召开万人庆祝大会,教师节期间20个省市共表彰11871个省级优秀教师集体和个人。

教师节的意义

看了教师节的来历,想必大家也能猜到。“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早在公元前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教师这个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教师节设立的初心,就带有明确的尊师重教的美好愿望,希望通过这一节日的设立达到尊重教师、重视教育的目的。其实教师节定在哪天,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提升教师的形象和素质,形成尊师重教的、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古代教师节的活动

孔圣先师

古代的教师节虽然没有像现在这样有法定的日期,但据史料记载,在古代每年的这个日子,皇帝就会率领众文武官员前去祭拜孔子,各个地方的文人雅士也会相约去祭奠孔夫子。

唐宋时代,农历八月二十七国都和各州、府、县都要举行孔子诞辰祭典,主祭者为地方首长,朝廷由皇帝亲临主祭。当时的祭典非常隆重。国子监、书院以及州、府、县也要从本地学校的学长(主持学习事务的教师)、学正(做训导工作的教师)中选拔成绩突出者为司业,报送朝廷,这些“先进教育工作者”最高可获赏银两。

光爱视光各门店均推出“致敬领路人”教师节特别活动,详情登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bbzz/126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