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随笔汉字文化圈的兴衰

地球上已经有76亿人口,有大约一半人在使用汉字,其中绝大部分是在亚洲。14亿中国人口中,使用汉字的就超过了10亿。作为咱们的母语,汉字的历史是现存的文字中最悠久的,产生于多年前,也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曾对日本、韩国等国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

在过去的几千年间,东亚的日韩再加上朝鲜和越南都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影响与熏陶,基本上就是唯中国马首是瞻,尤其是文字,去过日本和韩国旅游的国人都可以从导游的讲解和视觉的捕捉中,印证中国的汉字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是东亚文字的发源地,中国的文化也几乎是亚洲的中心。

现在的韩国语、越南语和日本语词汇的60%以上都是由中国古汉语派生出的汉字词组成的。东亚的这种文字归一性被学术界统称为汉字文化圈,圈里包括东亚四国三区,即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朝鲜以及中国的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中的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泰国、菲律宾、缅甸、柬埔寨等国的华人社会,在地理上也称为东亚文化圈,以器物还可戏称为稻米文化圈、筷子文化圈、陶瓷文化圈、丝绸文化圈等。

汉字文化圈的地域主要是农耕民族,存在有册封体制,历史上完全使用或与本国固有文字混合使用汉字,古代官方及知识分子多使用文言文(日本、韩国称之为“汉文”)作为书面语言。游牧民族如蒙古族、藏族,虽然位于汉字文化圈地区内,但不使用汉字。

汉字文化圈是在中国及其周边发展出的以同一个表记法为基础的文化地带。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的发展,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汉字属于图形文字,以物的图形为基础的文字,例如“山”“川”“日”“月”等象形字。

近代史、现代史中的中国不堪回首,先是被欧洲列强欺负了个底儿掉,又被倭寇从福建沿海小股骚扰到大规模正式从东北入侵,但若是时光倒流年至年,中国就是东亚乃至亚洲和世界的中心(据考证中国名称的来历确有此意)。那时的东亚四国,在没接触中国前,竟然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几乎是哭着喊着自愿对中国俯首称臣,对汉字更是奉若神明。越南和朝鲜是使用汉字最早的两个国家,日本稍晚,但日本很快就将中国汉字稍加改头换面,变成日本国的官方文字。到日本的城市,放眼望去,恍惚感觉就是在中国境内,甚至遍布街头的招牌上,直接就是中国汉字。

中国用文字连结了中国与周边世界的文化,超越中国漫长悠久的历史,广被东亚国家学习和使用。公元前后也就是秦始皇时代,越南开始和中国关系密切,汉朝建立后,越南已成中国的领土,越南北部首次纳入中国版图,直到宋朝才脱离出去,这期间汉字就是越南本国文字,受汉文化的影响不是一般地深,而是相当地深。

汉武大帝于公元年在南越设四郡:乐浪、临屯、真番、玄菟,汉字便正式成为越南的文字。同一时期将朝鲜半岛北部纳入中国版图,汉字在朝鲜的应用起始于公元年之前。汉字的典籍大规模进入日本,也是始于公元3世纪左右,到了公元7至9世纪,中国进入隋唐时代,日本逐渐进入主动、直接吸收中华文化的时期,也是历史上吸收中华文化最多、最快的时期。

从西元年初次派遣隋使至中国,往后年间,遣使不断。日本透过使节来华的留学生、僧人源源不断地把唐代文化大量传入日本,其天皇名称、国号、中央体制、地方制度、考试制度、土地田赋制度等,多以唐制为蓝本。最早日本的书籍全由汉字写成,如圣德太子《十七条宪法》中的 条“以和为贵”。许多日语的本土词(和语词)用汉字标注国音。

与此同时,日本的本国文字假名(仮名)开始发展,但也与汉字分割不开,假名分为片假名和平假名,片假名为汉字楷体的偏旁,平假名为汉字草体的简化。在日本古代,片假名主要在僧人之间使用,平假名主要在妇女之间使用,而当时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文字仍为汉字,到年以前,日本社会上仍通行四五千个汉字,假名居于从属地位。

自明代恢复“册封体制”以后,可纳入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及地区)基本确立下来并延续至今,李氏朝鲜、琉球、大越(后来的越南)及日本都符合条件。13~14世纪之交,越南人以汉字为素材,运用形声、会意、假借等造字方式,或借用汉字,创制了越南民族文字“字喃”,使越南语得到标识,而字喃则必须以汉字为依托。到了近代,字喃 被新创的罗马字取代。日本的假名、朝鲜的口诀、吏读、谚文并非直接从汉字派生出的文字,但其音节文字的特点明显受到汉字的影响,直到近代以来这些本民族文书系统才逐渐取代文言文(即汉文)运用于官方文书。由此各国逐渐确立了本民族文书系统。

而共同的儒教、用筷子吃饭、有品茶习惯以及建筑使用瓦等生活文化也作为汉字文化圈的共同特征,以中国为轴心辐射周边。韩国很长时间里都有字左右的汉字义务教育;日本采用新字体后,汉字经过简化,保留了1个左右当用汉字。

15世纪李氏朝鲜(朝鲜王朝)的第4代国王世宗所创造的朝鲜文字谚文虽被普遍使用,但当初“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真名”永远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为“真名”,称自创的文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

东亚历史上自中国的夏、商、周三代文明形成后,中华文化不断向四周扩散、影响,并在秦、汉时达到 ,当时的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更是信心满满,优越感强,认为落后的地区会被中国吸引,前来朝贡。事实上当时的统治者也确实皇恩浩荡,即使没有普照天下至少也是普照东亚了。

那么,太平洋文化体系国家为何不再唯汉字马首是瞻?近现代的越南及韩国,汉字的使用频度为何要比以前的朝代少很多?至少有三个原因导致:一是中国自鸦片战争失败后自身难保,深受战争之苦,失去强国的话语权;二是东亚国家均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文字也受到殖民国家的影响;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亚各国作为摆脱从属地位的象征,采取了汉字废止政策。这其中 的原因还是清末到民国时期,中国国力孱弱、影响力式微,导致汉文字在东亚国家由盛转衰。

而国力不行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年鸦片战争的失败,随即,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逐渐叩开了东方诸国关闭已久的国门,中国的向心力减弱,朝贡体系下的各属国对汉字的支配地位开始怀疑。西方的侵略让西方文字进入东亚各国,或多或少影响着东亚各国的文字,此时在日本流行学习西方文化的“兰学”,积极介绍西方科技,那些兰学家根据日语与西班牙、葡萄牙语的某些相似性,采用罗马字标注日语读音。

19世纪末叶为止,朝鲜王朝还是使用汉字撰写官方文件和历史著作,包括汉文的文学作品。整个朝鲜后来由于日本的侵略,不仅一度使朝鲜灭亡,也使民族文化加速沉沦,国土光复之后也依然分裂,连文字也开始分道扬镳——北部朝鲜完全废除汉字,南部韩国则不规则地使用韩文和汉字。

金日成在年 次指示北朝鲜共产党全部刊物停用汉字,全用谚文拼写朝鲜语,后又指示慢慢停用,年时的朝鲜几乎已经完全停用汉字。但在 后,金日成看到短期内南朝鲜不可能并入,而当时南朝鲜仍混用汉字,于是指示“后代需要看懂有汉字的南方出版物及历史文献,所以需要教他们一些汉字”,故朝鲜在年设立汉字课至今。但朝鲜的汉字教育是作为外语教育的一部分,不纳入朝鲜语言文字体系。

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越南也和日本、韩国、朝鲜一样,如今将汉字与本国字混用。现代越南文字产生于 百年前,最初在18世纪法国殖民者来到越南后,越南被迫创立“国字”禁用汉文,由法国传教士亚历山德罗根据拉丁字母所创造设计的国语字,被后来统治越南的法国殖民当局在学校中广泛推广,取代了传统的儒字(汉字)和喃字,以此来消除汉文化的影响。

中法战争后,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只在名义上继续保留阮朝政权,法国殖民者强制越南人使用法国文字采用的26个拉丁字母,目的非常阴险,就是想让越南切断与中国的关系,使越南成为亲法的国家,甚至成为一个法语国家。但这也给越南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越南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埋没,如今越南理解汉字的人除老年人和一部分专家以外已经寥寥无几,认识汉字的人越来越少,越南历史书只有靠少数翻译过的史料支撑,而大量史料则用汉字写成。

限制汉字的使用也使南北朝鲜出现问题,由于南北朝鲜共同使用了近年的汉字,汉字词汇已深入朝鲜语言内部,连思考模式也无法摆脱汉文化圈的框架,要将古代官方文件、历史著作、文学作品中的汉字完全抹去,简直是历史于与文化的断层,而人名、地名没有汉字更是不可想象,图书馆里的文献典籍也都形同废纸。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说:“如果无视汉字,将难以理解我们的古典文化,有必要实行韩、汉两种文字同时并用。”但争议仍在继续,主流学者普遍认为,抛弃汉字使韩国社会出现了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今天的经济危机,就是韩国半世纪以来推行韩文专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为它导致韩国社会出现大量文盲。

年1月,韩国健在的包括金钟泌(第11和31届)、李海瓒(第36届)、韩明淑(第37届)、韩德洙(第38届)等等历任20位前总理在全国汉字教育推进总联合会的推动下,联名签字向青瓦台提出《敦促在小学正规教育过程中实施汉字教育的建议书》。

他们皆认为,“这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专用韩文’的错误的文字政策,今天我们陷入了比上世纪90年代经济危机还要危急的文化危机中。”因此建议,“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在小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分阶段学习汉字,不应将汉字视为外语,而应为国语生活正常化,和韩文一起作为‘国字’(国家的文字)进行教育。”

韩国不用汉字终于有了危机感。有危机感的不仅是韩国,东南亚乃至世界形势对于汉字的光大也出现了利好,内因是中国国力日益强大,使邻邦昔日的“敌对语言”成为今日的“学习对象”;外因是东南亚一些国家离不开汉字,完全抛弃意味着文化的贫瘠,分享不到中国高速发展的果实,例如印尼的汉语报纸近年来读者大增,需求越来越大;甚至在泰国,汉语言已经成为王室经营的学校的必修课。

不妨大胆地设想一下,如果东亚各国能达成一项共识,进行一次欧洲统一欧元作为货币一样让东亚统一语言,成立文字共同体,那么中、日、韩、朝四个国家的国民就可以只学习一门语言就可以互通有无,抑或可以省去各自国家的国民相当一部分学习新语言的时间。

当然,将汉字文化圈进行“统一”的难度是很大的,文字政策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屈从别国不太可能。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即唯有中国才是汉字的宗主国和发源地,是汉语正宗的泱泱中心,亚洲的历史离不开汉字,亚洲的未来同样也离不开汉字,废止只能是有限的废止,除非中国不存在了。

菲律宾语就很惨,踏上菲律宾的土地怎么看都感觉不到是在亚洲,大街上看到的几乎全是英文的标识,自己的文字少之又少。菲律宾先是被西班牙殖民,后又被美国统治,在西班牙人于16世纪占领菲律宾后,由于语言接触的结果,菲律宾母语塔加洛语从其他语言当中吸收了不少语汇,比如西班牙语、中国福建话、英语、马来语、梵文(经由马来语)、阿拉伯语(经由马来语和西班牙语),当地人基本上是英语为主,年长的人会说西班牙语(早期和西班牙通婚使得人种都有些相像)。

日本往前推算几百年也好不到哪去,基本上都是外来文化的舶来品,我在福冈市九州国立博物馆中,看到展出的展品众多都是中国的展品,大都是由遣隋使和遣唐使带回以及宋朝明朝期间贸易往来的产物;在长崎市,参观过日本江户幕府时代先被葡萄牙人占领宣传基督教后又被荷兰人占领且禁止日本人自由出入的“出岛”即复原后的荷兰商馆扇形遗址原貌的游客,都会不禁感慨日本原来也不是那么强大。

爱在晨曦晚霞间

“哲学感悟”往日文章部分回顾:

论自由 名利是一种向往,淡泊是一种标榜 形而上的孤独是哲学家式的孤独 如果有钱 节制欲念 带着思考去阅读 文化少的内心,娱乐想法就多 别让自己算计反被算计误 学会付出是成功人士必备的素质 完美可求不可遇 最坏的是没有爱 和谁一起生长,和谁一起吟唱

作者小介:诗人、记者、专栏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和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二十多年来创作各类文学作品逾千篇(首),早年在《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诗刊》《当代诗人》等十多家报刊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数百件,已出版多部诗集和随笔集。祖籍浙江,生于北京,工作涉猎产经报道、热点评论、新闻策划、媒体发布等。民主党派人士(中国民主同盟)。

▼更多精彩推荐,请







































治白癜风要多少钱
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bbzz/11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