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已进入一年中最冷的“三九”时节,尤其昨天和今天最为“冰冷”,全天最高温仅-1℃,夜间最低气温为-10℃,成为入冬以来的气温新低。市供热办已发布预警通知,要求各区和各供热单位加强运行调节,及时处理居民低温投诉,确保居民家中室温达标。
供暖
热力集团启用10台尖峰锅炉
“气温过低,市政大网的热源量不能满足居民室温达标的时候,就得把尖峰锅炉派上场。”
市热力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集团自备了左家庄供热厂、方庄供热厂和双榆树供热厂3座尖峰供热厂,会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厂内的尖峰锅炉的数量,目的是给集中供热的市政大网补充热源,确保居民室温能达到18摄氏度的标准。
截至今天上午,热力集团已启用10台尖峰锅炉,并将根据天气变化和热量需求变化,随时调整尖峰锅炉,保障居民家中室温达标。
在应急保障方面,市热力集团8支供热应急抢险队伍24小时备勤,名专业抢险人员随时准备应对供热突发情况,同时配备有各类专业供热抢险设备、特种作业车辆和应急通讯设备,在突发事故发生时能够做到快速抢修,减小用户影响。
电力
电网负荷再破纪录
受持续低温天气影响,昨晚9时许,北京电网最大负荷再创冬季新高,达到.7万千瓦,而上周四本市电网冬季最大负荷刚刚突破了历史极值.1万千瓦,仅过一个礼拜电网负荷就增长了2.6%。
截至目前,北京电网运行平稳。国网北京电力调控中心调度控制处处长刘辉分析,在全市用电负荷中,采暖负荷占比约37%,较去年同期采暖负荷占比增长约6.5个百分点。其中,北京电网夜间最低负荷达到.4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19.5%,这也说明煤改电等电采暖负荷在夜间的增长比例更为突出。
为做好电网大负荷期间供电保障,国网北京电力于昨天下午17时启动冬季大负荷应急响应,安排余名运维人员对“煤改电”地区重点电力设备开展夜间特巡,部署2余名应急抢修人员、辆抢修车辆、台发电车随时待命,确保突发情况下快速处置。
探访
热力工人如何保障城市温暖
“三九”是北京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同时也是最考验供热单位供热效果的时期。如何能任凭室外气温骤降狂风呼啸,屋内依然能保证室温稳定达标?
一旦遭遇突发事故,热力工人又是如何迅速展开抢险?记者日前分别探访市热力集团的调度中心和输配公司,了解他们在严寒天气下如何平稳调度热源、保障管网安全,给城市热网最强有力的保障。
调度中心:24小时思考的“大脑”
城市的供热体系大致由热源厂、尖峰锅炉、管线、热力站和末端用户组成,北京各大热源厂或尖峰锅炉生产出温度较高的热,这些热通过一次管线输送到多个热力站进行热交换,再通过二次管线将温度稍低的热送入千家万户。
调度中心就是这个供热体系的“大脑”,肩负着提前预判市政大网需要的热源量、实时监督热网的动态、指挥调度热源用量、监控重点用户实时温度等重要作用。
调度中心汤庆国摄
记者日前走进这个“大脑”--位于四惠的市热力集团的调度中心。“大脑”的结构很简单,一个长约十几米的超大显示屏、一排办公桌椅以及几台电脑、电话和传真机。办公桌前,调度员韩宇正在值班,只见他手肘撑在桌上,两手呈抱拳状,下巴轻搭在手上,双眼望着屏幕的方向。
这是调度员最常见的工作状态,他可不是在发呆,而是眼睛紧盯屏幕,大脑不断思考。如果保持一个姿势时间太长想走动一下,他也会让眼睛留在大屏幕上,胳膊腿随意活动。调度中心实行三班倒制度,确保一天24小时内每班至少有3双眼睛实时掌握大屏动态。
一块随时跳动着数字和曲线图的大屏幕为何如此重要,需要有人不错眼珠的24小时盯着?
“可以说这块大屏幕是市政热网从源头到末端的全程体现,未来一两个小时的用热趋势、管网运行是否正常、末端重点用户是否室温达标,都能在这块屏幕上体现出来。”
韩宇指向大屏幕左侧区域,这里可以显示当天的天气情况、全网的瞬时热量需求、各大热电厂的供水温度回水压力等信息,而右侧区域显示的是24个室温相对薄弱的重点低温小区或区域的供水温度和压力。如果哪个环节出现异常,系统会立刻显示,调度员也会马上警觉并启动应急处理程序。
“大网是需要更多的热,还是需要减少一些,都是根据这些数字和我们的经验来进行预判的。”
调度员经过研判之后,会立刻联系热电厂,以调整热电厂的供热出力情况。
管网巡检:30多度高温下井检查“躯干”
如果说调度中心像大脑一样指挥着热源厂源源不断输出热,一次管网就是连接热源厂和小区热力站的“躯干”。
市热力集团管辖范围内的“躯干”总共近公里长,细的直径有十几公分,粗的超过1米。
王长明摄
“躯干”不是由一整根管线组成,而是呈网状分布,每两根管线的连接处都会有一个热力小室,作为热力工人检查管线设备的入口。在严寒天气下,热源厂会加大对管网的热源输送,但与此同时,钢铁材质的供热管线会因为热涨冷缩而频繁伸缩,在这个时候,巡查热力小室内的设备设施和一次管线显得尤为重要。
市热力集团输配分公司的供热生产部,就是专门负责“躯干”的日常巡检,记者日前跟随工作人员蒋春晖来到了位于方庄桥附近的一个地下热力小室展开巡查。在位于地面的井口外摆放好反光锥筒等设施之后,他先打开井盖进行气体检测。
王长明摄
井盖刚一打开,就能感受到热气迎面,“这个井大概5米深,越到下面温度越高。”蒋春晖说,按照现在的天气情况,热源厂输出的出水温度超过摄氏度,如果供热管线的保温效果好,小室内的温度一般在30摄氏度左右,如果是保温效果差的老管线,可能就要高达五六十度。
王长明摄
“但是为了确保人身安全,我们都要先测一下温度,如果温度太高,就要先强制通风。”
经过测温,小室的温度在30摄氏度左右,具备下井条件,蒋春晖脱下外套,露出里面略显单薄的工作服,戴上安全帽、手电、手套、呼吸机和便携式检测仪下井了。
由于记者没有相关证件无法跟随蒋春晖下井,但等他重返地面的时候,看到他已经渗出汗珠的额头和工作服上蹭脏的污迹,就能判断在小室巡检的辛苦了。
王长明摄
蒋春晖告诉记者,下井巡查的目的就是为了查看补偿器等设备是否完好,管线是否出现跑冒滴漏等。
“拉开井盖,如果冒热气了,或者温度湿度比平常高,可能就要重点白癜风诚信企业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bbzz/10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