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申猴贺岁。作为十二生肖之一,猴子因聪明机敏、活泼可爱的形象而广受人民喜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猴子的身影几乎无所不在,大量存在于生活民俗、文学作品之中。时至今日,依旧有很多与猴有关的民俗习惯被保留下来,北京白云观摸石猴、孩子最喜欢的猴子戏……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成为了炎黄子孙共同的文化记忆。1白云观摸石猴大年初一,北京白云观里请香摸石猴的长队是北京一景儿,来白云观的人,谁都不忘去摸一摸那几只小石猴,几百上千市民排长队甚为壮观。据说摸白云观的石猴能消灾祛病,保佑平安吉祥。还有种说法是“猴”与“侯”同音,摸了它,就可马上“封侯”等。
平时人少,石猴摸起来都是凉凉的。但春节时摸石猴的人太多,猴子都被人们的手心给捂热了。其实,在大冷天里摸石猴祈福,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度,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温暖的传递。
2猴戏猴戏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汉代的石画像中的百戏图里就有猴戏的形象。而且,猴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受中国文化影响较多的地区都存在着。绍剧猴王:六龄童先生和哥哥七龄童因电影《三打白骨精》,让章氏猴戏由绍兴走向了全国。六小龄童在《西游记》中饰演孙悟空一炮而红,从而成为三十年来任何人无法替代的“猴戏”“猴王”的代表。
现代猴戏表演:现在一些动物园、主题公园、马戏团也有猴戏的表演项目,常见的有踏单车、跳火圈、走钢丝、翻筋斗、芭蕾舞、变脸谱、走平行木、幽默剧等。深受孩子的喜爱。
3猴儿鼓苗族民间舞蹈,是以三人或多人模拟猴子各种习性与击鼓姿态的男子表演性舞蹈。
表演时,由一名鼓手在鼓后击鼓作乐,另一鼓面朝向穿猴装、画猴脸谱的舞者。舞蹈动作多为模拟猴子啃吃苞谷、荡秋千、看鼓、试鼓、惊鼓、相互嬉戏等。扮演猴子的舞者可用拳击鼓,也可以槌击鼓。整个“鼓舞”不但风趣、热烈、技艺性极强,而且具有一定的戏剧情节。
*点击“阅读原文”可见H5版
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白癜风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