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应该成为当前我国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自觉追求。本科院校在确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定位时,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回应社会发展需求,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塑造健全人格、夯实知识基础、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是确立本科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定位的重要坐标。因此,彰显大学学术自由精神、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教学核心地位、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应当成为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走向。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应该成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的自觉追求
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无疑是这些发展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应该成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的自觉追求,并从3个方面加以落实。
1加强和巩固本科教育在世界一流大学中的基础地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仅需要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也需要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尤其是高质量的本科生培养。有学者在综合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后发现:“多数世界一流大学的大学生远多于研究生,显示一流大学不只是各国学术研究之重镇,更是未来社会及经济发展所需之各类精英人才的培育基地。”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是,国内许多高校开始重蹈西方著名大学走过的弯路,“国外曾经出现过的忽视本科教育的倾向,在国内许多高校也出现了,突出地表现为对本科教育工作在经费、人力、物力、教学研究等方面投入不足”。一些新成立的本科院校,也急于实现所谓的“跨越式发展”,把主要精力用于建设硕士点、博士点上,忽略了自身的实际,忽视了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
2确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普通本科院校中的核心地位当前国内许多知名高校开展了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实验,例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武汉大学的“弘毅学堂”、复旦大学的“望道计划”、西南大学的“含弘学院”等。这些教育实验的核心在于探索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其教育实践属于“精英教育”范畴,其教育意义在于示范引领作用。但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应该是局限于少数高校、少数人的“精英教育”,而应该成为本科院校的常态化教育实践形式。以拔尖创新人才为培养定位,是大学原本的理想追求,与大学的精神文化相呼应。大学的理想是使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培养出人格独立、思想自由、创造力得到解放和发展的人,这也正是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想追求。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发展至今的重要追求,以拔尖创新人才为培养定位,是践行大学理想,也是对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承。
3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既是大学原本的价值追求,也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提升教育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主动选择。“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发展更多是出自内在需求。”内涵式发展道路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思想,其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无论是综合型大学还是学科门类型大学,各类本科院校都应将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人才培养定位,把办学定位与国家需求相结合,把握社会文化环境创造的有力条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造就各种类型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自己的自觉追求。
本科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定位的内容体系
拔尖创新人才是:“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上是某领域的带头人或杰出人才。”因此,能够作出重大贡献,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首要标准。相对研究生阶段和在社会上已经作出贡献的拔尖创新人才而言,本科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仍处于基础阶段,其培养定位应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正规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bbfz/1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