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癜风医院排名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ivk_sa=1023231z
宿白先生怀念目录
宿白先生去世3周年之际,我们特编纂其论著目录,以此纪念先生。
因已有《宿白先生学术论著目录》(收入《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和《宿白先生论著目录》(收入《宿白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因此本文只增补了少量未收录的论著,主要添加交游与怀念方面的文章。
不当之处,敬请指出,谢谢!
一、著作
宿白:《白沙宋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11月。
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1月。
宿白:《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1月。
宿白:《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6月。
二、主编
宿白:《中国美术全集墓室壁画卷》,文物出版社,年1月。
宿白:《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年9月。
宿白:《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文物出版社,年9月。
宿白:《苏秉琦先生纪念集》,科学出版社,年10月。
宿白:《苏秉琦与中国当代考古学》,科学出版社,年6月。
三、总顾问
徐光冀,汤池,秦大树,郑岩:《中国出土壁画全集》,科学出版社,年1月。
四、其他书籍
《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文物出版社,年9月。
李颖霖,李洪啸:《宿白印谱》,中国书店,年1月。
中国考古学会,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庆祝宿白先生九十华诞文集》,科学出版社,年7月。
五、文章
陈明达:《敦煌石窟勘察报告》,《文物》,年第2期。
宿白:《彻底改造自己高举红旗前进》,《考古》,年第2期。
宿白:《勿使巴风成绝响——库区文物考古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人民日报》,年4月28日。
宿白:《苏秉琦先生在北大》,《中国文物报》,年11月6日。
宿白:《世纪之交的西域探险史新著》,《新疆艺术》,年第1期。
宿白:《把中国考古事业推向深入》,《人民日报》,年11月15日。
宿白:《新世纪中国考古学展望》,《文化月刊》,年第12期。
倪润安:《风物长宜放眼量——宿白先生访谈录》,《文物世界》,年第3期。
宿白:《宿白先生呼吁保护芒康盐井的信》,《中国文物报》,年9月9日。
宿白:《宿白先生题词》,《大众考古》,年第1期。
六、发言
宿白:《在闭幕式上的讲话》,“迎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年。
宿白:《在“渤海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北方文物》,年第5期。
七、日文文献
宿白:《隋唐长安城と洛阳城》,《东洋史苑》,年第17期。
宿白:《隋唐城址の类型》,年。
宿白:《“鲜卑”遗迹研究の现状と新発见》,年。
八、题写书名
钱汉东:《日照香炉:中华古瓷香炉文化记忆》,上海文化出版社,年1月。
九、交游及怀念
杨泓:《宿白先生在“魏晋南北朝至宋元考古”教材中反映出的问题》,《考古》,年第12期。
徐苹芳:《宿白》,《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年8月。
古正美:《再谈宿白的凉州模式(摘要)》,《敦煌研究》,年第2期。
吉村:《云岗石窟编年论:宿白?长广学说批判》,《国华》,年。
冯继仁:《日本九州岛大学藏敦煌文书所记窟檐的分析与复原》,《文物》,年第12期。
佚名:《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宿白教授的考古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3期。
佚名:《北大学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3期。
徐苹芳:《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创建历程——读宿白先生span=""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年第2期。
谢宝富:《北魏金陵、桑干、北邙、干脯山西葬区研究——兼以此求教于宿白先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2期。
罗炤:《西藏历史考古学的奠基之作——读宿白先生藏传佛教寺院考古》,《文物》,年第7期。
陈戍国:《关于白沙宋墓注释的三点意见》,《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4期。
佚名:《宿白:永不停止求索的脚步》,《光明日报》,年7月14日。
侯石柱:《访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先生》,《中国西藏》,年第5期。
李卫:《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五十春秋建成学院宿白先生八十华诞桃李芬芳》,《中国文物报》,年5月10日。
徐苹芳:《重读白沙宋墓》,《文物》,年第8期。
姚士宏:《宿白先生与克孜尔石窟研究》,《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文物出版社,年9月。
李力:《随宿白先生青州行》,《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文物出版社,年9月。
李力:《宿白先生的书》,《中国文化遗产》,年第1期。
李力:《从云冈出发——记宿白先生》,《中华文化画报》,年第10期。
陆锡兴:《宋代壁画墓与白沙宋墓——纪念白沙宋墓出版五十年》,《南方文物》,年第1期。
单霁翔:《单霁翔回复宿白先生的信》,《中国文物报》,年9月9日。
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领导就芒康盐井保护工作回复宿白先生》,《中国文物报》。年9月9日。
姜伯勤:《宿白先生论敦煌遗书研究开始于中国——读敦煌七讲》,《中国史研究》,年第3期。
杨泓:《冬寿墓再研究——为祝贺宿白先生九十华诞而作》,中国考古学会年会,浙江省文物局,年11月。
李政:《中国考古学会第十四次年会在嘉兴召开——宿白先生九十华诞学术研讨会举办》,《中国文物报》,年11月25日。
李政:《硕果累累九十载桃李芬芳六十年——中国考古学会等在京为宿白先生庆祝90寿辰》,《中国文物报》,年8月8日。
中国考古学会:《庆祝宿白先生九十华诞文集》,科学出版社,年7月。
罗炤:《中国佛教考古学的开创者——宿白先生九秩华诞献词》,《石窟寺研究》,年1期。
张忠培:《文化·人物·考古——贺宿白先生九十华诞》,《中国历史文物》,年第3期。
殷力欣:《第十五届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授予刘叙杰、宿白、单德启等先生终身成就奖》,《建筑创作》,年第8期。
佚名:《北大相册考古学家们的学生时代》,《中国文化遗产》,年第2期。
朱亮亮:《宿白:此中无限兴考古可醉人》,《北京大学校报》,年11月5日。
王然:《学者本色大家风范》,《光明日报》,年5月16日第16版。
王然:《宿白先生九十寿辰感怀》,《版本目录学研究》,年第1期。
罗炤:《宿白先生教我辨佛经》,《版本目录学研究》,年第1期。
张玉范:《我从宿白师学版本》,《版本目录学研究》,年第1期。
丁腾腾:《白沙宋墓读书报告》,《剑南文学:经典阅读》,年第12期。
徐光冀:《宿白:学者与良师》,《人民日报》,年11月21日24版。
谷丛:《宿白》,《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年3月。
杜佳慧,李洋:《倾心考古学界泰斗谦如瀚海桃李满园--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宿白教授》,《中国科技成果》,年4月。
李韵,吕梦:《宿白的特别之处》,《光明日报》,年8月5日第5版。
杭侃:《宿白(-)》,《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科学出版社,年1月。
翟德芳:《书业寻道:引领编辑实务的风向标(二)》,《中国编辑》,年第1期。
龙丽朵:《古代墓葬田野考古发掘报告的经典之作——再读宿白先生白沙宋墓》,《洛阳考古》,年第4期。
郑弌:《论宿白“区域模式论”的生成》,《美术》,年第9期。
孙作云,张玉范,刘波等:《赵万里“应用目录学”授课笔记》,《版本目录学研究》,年第1期。
李志荣:《宿白先生的出书与捐书(书人书事)》,《人民日报》,年6月16日。
钱汉东:《宿白,新时期的夏鼐》,《文艺评论》,年。
郑弌:《从云冈到凉州——宿白"区域模式论"的生成》,《石窟寺研究》,年第1期。
杭侃:《夙夜孜孜沉潜贵朝夕默默惟苦吟》,《学习时报》,年7月28日第7版。
杭侃:《再读宿白未刊讲稿系列》,《中国文物报》年8月11日5版。
杭侃:《博学而详说》,《中国文物报》,年8月11日第5版。
赵献超:《白沙宋墓与建筑考古——纪念白沙宋墓出版60周年》,《文物》,年第12期。
佚名:《从沈阳走出的考古学泰斗宿白病逝》,《沈阳晚报》,年2月2日。
佚名:《考古学泰斗宿白在京仙逝享年九十六岁离家数十年乡音不改酸菜血肠是他心头好》,《沈阳晚报》,年2月2日。
年第12期。
佚名:《一代考古大家宿白与世长辞》,《深圳特区报》,年2月2日。
李韵:《“没什么特别的”宿白先生》,《光明日报》,年2月2日。
佚名:《宿白这一生应了名字中的那个“白”》,《北京晨报》,年2月3日。
康春华:《著名考古学家宿白逝世,生前遗憾“没做出什么东西,连个教材也没写出来”》,《新京报书评周刊》,年2月3日。
张航:《送别考古界“永远的老师”宿白》,《北京晚报》,年2月5日。
谢晨星:《中国的考古骨干大多是他的学生》,《晶报》,年2月5日。
佚名:《考古界昨日送别“百科全书式”泰斗宿白》,《北京青年报》,年2月6日。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永远的先生:沉痛悼念宿白先生》,《中国文物报》,年2月6日。
佚名:《宿白文物考古界“永远的老师”》,《新京报》,年2月6日。
佚名:《宿白先生一个建议沈阳留下“保护性展示”》,《辽宁日报》,年2月7日。
佚名:《考古界送别泰斗宿白》,《太原晚报》,年2月7日。
刘建军:《宿白先生奖掖后进之事》,《大同日报》,年2月7日。
张焯,王雁翔:《宿白先生与云冈石窟的情缘》,《大同日报》,年2月7日。
李雪芹:《我眼中的宿白先生》,《大同日报》,年2月7日。
佚名:《宿白:百科全书式的考古学泰斗》,《中国文化报》,年2月8日。
佚名:《九旬考古学泰斗宿白去世开创中国佛教考古》,《金陵晚报》,年2月11日。
祝如:《远去的脚步》,《中国文化报》,年2月11日第2版。
杭侃:《宿白留下的考古学之思》,《光明日报》,年2月13日。
佚名:《不辞长作考古人:“中国考古学一代宗师”宿白》,《收藏快报》,年2月14日。
马爱平:《“我就是个北大的教书匠”》,《科技日报》,年2月26日第5版。
靳枫毅:《永远的大师——忆宿白师的几桩往事》,《北京文博文丛》,年第1期。
黄秀纯:《追忆我考古人生重要的引路人——宿白先生》,《北京文博文丛》,年第1期。
苗天娥:《宿白先生谈法海寺》,《北京文博文丛》,年第1期。
陈晓苏:《从朗润园到蓝旗营——忆宿白先生指导编辑北京文博》,《北京文博文丛》,年第1期。
佚名:《宿白先生与北京文博》,《北京文博文丛》,年第1期。
吴梦麟:《深切缅怀恩师宿白先生》,《北京文博文丛》,年第1期。
崔学谙:《忆宿白先生二三事》,《北京文博文丛》,年第1期。
曹玮:《缅怀宿白先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年第1期。
单霁翔:《宿白先生的精神遗产值得永远珍惜》,《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年第2期。
聂鑫:《中国城市考古与古建筑考古溯源——暨宿白先生学术生平追缅》,《建筑知识》,年第2期。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bbfz/13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