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和文化被装在了一个小盒子里,不停地、不停地被压缩成更小的立方。
很多情感的事物也在不停的被拆除,最后只能活在我们的缅怀里。
城市,并不是一个代名词,更多的是我们对它的归属感,我们在这里需要的不是走马观花快餐、游客式的生活。现在的北京早已没了当年的模样。想起以前的老北京,回忆是甜的。
▼
大院儿的门有多大就代表着这个院儿会有多大。北京人好面子,所以大户儿人家的门都要修的气派点儿。你别看这院儿现在这么荒凉。搁以前也是一个热闹的大杂院~!
▼
老北京,一般都是集体水龙头,赶上饭点儿,您就得跟当院儿排队打水了~!
▼
北京人都喜欢起自行车,为什么呢?因为自行车好钻,逮哪儿能钻哪,甭管这小胡同儿有多窄,刺溜一下就能过去。
▼
跟墙上开窗户,这是没法子的事情。甭管后面见不见着光儿,总得让住家儿,透口气儿不是。
▼
老北京的水龙头还有个特点,那就是拧不严实。总会滴答点儿水。这大冬天儿一到啊,就能见到大冰坨子咯。
▼
报箱儿,一般每个院儿门口儿都得订这么一两个。订份《北京晚报》是北京人的习惯,有事儿没事儿的也要关心一下这几天发生的事儿。等打照面儿的时候,您总得有的聊不是。
▼
住过平房的人都知道,北京的老房子都得有梁,这样房子才能撑得住。还能在房当间儿的大横柱子上,藏掉传家宝。
▼
这房檐儿下的线啊,那就多了去了。电线,电视天线,凉衣服的铁丝儿,有用没用的,都跟这儿挂着。
▼
鸟笼儿,酒瓶儿,茶叶缸子。这些物件儿,北京人都喜欢,养鸟儿,玩儿鸽子。喝茶得用大个儿的茶叶缸子。小酒儿就更少不了了。二锅头,北京爷们儿最喜欢了。
▼
以前没水龙头的时候,每院儿都有一口井,有了水龙头呢,每院的井就没了,一般都自己砌水池子。不能让这水得哪儿溅哪
▼
胡同里面的小动物,那要算野猫最多了。它也没什么固定的地界儿呆,想跟那儿就跟那儿?一般都找个太阳地儿,晒暖儿。
▼
院儿里面养鸭子养鸡的也不是没有,不过养它们可不是为了吃。一般都是从小雏鸡儿,小雏鸭养大的。养出感情来了,谁舍得动刀子啊~!
▼
这拆字儿,老北京可看不到。到了新北京可就成为胡同的一景儿了。要是墙上没有这个拆字儿,这胡同好像反倒还少了点味儿。
▼
您瞅见了吧,甭管胡同,巷子有多窄,也得贴上一块牌子,告诉来这儿的人,这是什么地方儿。
▼
北京人,甭管大人还是小孩儿。只要住过胡同的都特别喜欢门墩儿。老北京的儿歌不是有句这么唱的么:“小小子,坐门墩,哭着喊着要媳妇~!”门墩一般上面都雕着点石兽,石兽有属狮子居多,可惜文革的时候砸坏了不少,现在能见到完整的,那真是件儿宝贝咯!
▼
北京的房顶儿一般都会铺这种瓦片儿,这叫鱼鳞瓦,整整齐齐的和鱼鳞一样。这瓦片儿一词儿,其实还挺有名儿的。你要问我六十岁之后干嘛去。我就会说等那时候儿我情现成儿的吃瓦片儿了~!
▼
门闩,你看这闩字儿多形象。门里面儿有个一字,那就是这个木头棍儿了。院儿门口都会有至少一到门闩,多了还得多来几道。因为北京人愿意把一些东西放当院儿。所以院门儿可得锁好咯,这要是进个不认识的人儿,顺走了可是没得找去。
▼
别看这这破椅子不起眼儿,在我小时候儿,这就是把挺像样儿的椅子了。马扎儿,板凳儿这都是我们小字辈儿坐的椅子,家里的老人儿,才能做这样的椅子。
▼
这娃娃,我想好多人小时候都玩过吧。这要是搁在潘家园儿。兴许也还能卖点儿钱呢。
▼
胡同儿的墙上还能看到老标语。都是些革命口号儿。想当年刚解放这些口号只要您往当街一矗,手这么一挥,大喊一声,拿多给劲啊~!可一说是一呼百应了。
▼
只要有地儿,北京人喜欢在院儿里,院儿外搭些葡萄架,种点葡萄,丝瓜,豆角儿什么的,夏天来了的时候,还能在这葡萄架地下乘凉。扇着蒲扇,下棋侃山。
▼
胡同儿里面的电线杆儿也算一大特点了,喜欢拍照的人,都喜欢这电线杆儿,为什么啊?因为它够乱,错综复杂,那线乱的,可不是非同寻常。
▼
拆房子怎么拆啊?甭管是拆迁还是自个儿家翻修,一律先挑了顶,这房子一露天儿,也就没法住人了。
▼
门环也是个讲究,当大官儿的一般都是兽面门环。老百姓用不了这么高贵的门环,双面弄两个蝙蝠,寓意有福就得了~!
▼
太阳一过午儿,吃完午饭,在太阳地儿,抽袋烟儿,喝点茶,也没什么具体的事儿,跟当院儿,或者跟院儿门口儿。搬个马扎一坐。多悠闲。
▼
胡同的道儿,那是肯定没有大马路上的平整,就是这不平整才有味,车铃儿花零零的一响,拎着菜回家的二哥啊。接地儿住的大妈啊,就在这过往的小道上,打照面儿,甭管什么时候,还是那句老话:“吃了么,您呢~!”
▼
北京人其实特喜欢狗,小时候,胡同儿里面狗可多了,家里养的,胡同儿里面的野狗都得好几十条,因为小嘛,所以经常见到好多野狗,就害怕了。家里大人告诉,见到狗别害怕,一毛腰,他们就跑了。后来因为狗太多了,才开始严格管理起来。好有好多野狗被打死了。其实挺可怜的。老北京可没现在这么多名贵的狗,一般就两样儿,一个京巴儿,一个西施。反正都是毛儿长,塌鼻梁儿。走路一摆一摆的。有的人觉得京巴儿不好看,可搁在法国,那也是一养的狗呢。
▼
这套茶具,那隔以前可是套好茶具啊,其实现在也算是套好茶具,不知道拆迁的时候怎么把这个撇下了,可能觉得和新家的传统装修不搭调吧。要是没人要的话,那我就顺了它完了。
▼
可能这是最后一代在胡同中长大的孩子,其实他们是幸福的,胡同里安静,没有那么喧闹,没有过往的大汽车,顶多了就是蹬着自行车的街坊。小时候觉得胡同的马路很宽敞,可劲儿的跑,可劲的玩,可劲儿的串。
一切都是新的,所以需要一些守“旧”者,我在造一个城市的记忆馆。
-End-
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白癜风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