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问治疗白癜风最新的方法是什么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m/48217.html
时间过得可真快,眨眼间,又一年。
虽然也有爆竹声声,但是总觉得现在的年味淡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那些氛围和习俗,咱还是得让孩子多感受下,也时不时拿出来给孩子念叨念叨,让孩子知道传统的中国年是这样子的。让他们别忘了中国的传统习俗、传统文化。
何大齐绘著的这本《北京的春节》可以说是一本很好的给孩子重温中国春节传统的生活图鉴。
全书以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为着眼点,写、画出了中国人传统里过年的样子。这些传统的习俗现在真的是越来越简化了,所以年味显得淡了。一是现在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二是观念的改变,我们在追求便利的同时,人情味淡了。可如今翻开这本书,浓浓的人情味又扑面而来。很中国韵味的水墨笔触,用来表现传统天衣无缝。水墨工笔精工细画,看似简单的年画里,透视法丝毫不懈怠。色彩丰富多样,与我们印象中的水墨画不同,它可多了许多生活气息。
过年过年,从腊八就开始算起了,腊八这一天熬一大锅腊八粥,现在虽然我们会偷懒用八宝粥代替文火慢熬,但是还是会念想记忆里那用料丰富、浓香的腊八粥。
年俗活动一样接一样,按照时间顺序。现在的普通日历代替了老黄历,但是也有复古效仿老黄历的。记得小时候看外婆拿着老黄历看日子,觉得那是一件十分神圣的事儿。虽然黄历规定一家人的行为、凶吉现在看来颇为荒谬。但它在指导着农耕社会里的人们顺应自然,也暗示着人们择吉弃凶保平安的心态。
小孩子最喜欢跟着大人去置办年货,顺便可以解个馋。关东糖买来祭灶神,希望灶神吃了甜甜的关东糖以后多向玉帝说百姓的好话。其实家里祭拜神灵的供品最后也都是给孩子吃的,民间还有说法是孩子吃了这些祭拜过神灵的供品保平安。说到底都是人们积极向善的祈福。
何大齐老师的国画和毛笔字都是很有力道的,《北京的春节》这本书是由他一家三代共同完成的。何大齐老先生主笔,他的儿子何浩设计制作、而书名“北京的春节”这几个字则是他的孙子何墨尘题写的。生于北京的何老是一位特级教师、书法家、画家,他擅长中国人物画与书法创作。《北京的春节》是由他在《北京晚报》开的专栏精选结集而成的。
何老先生将自己童年印象中的老北京年味写画出来,不仅让我们看到过去的礼仪民俗,唤起人们对过往、对传统的回忆,同时也将这些传统民俗里蕴藏的我们民族的道德理念、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告诉我们和我们的孩子。
欢欢喜喜过大年之时,重温过往。春节意味着丰收的喜悦、团聚的温馨,它承载着每个人平凡而真诚的希冀,“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这传统春节生活图鉴里,我们坚定着中国的文化自信,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愉悦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bbfz/13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