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丨南山诗社社长段文海接受北京晚报采访

年12月1日,北京晚报刊登了采访南山诗社社长段文海的文章。段文海社长向记者介绍了南山诗社的理念与发展现状,希望能向更多人宣扬古典诗词吟唱之美。

以下是这篇文章的内容: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舞台中央的一队女生刚一开口,中气十足、嘹亮豪迈的吟诵声立刻赢得一阵掌声。这是北师大南山诗社吟诵《垓下歌》的一段视频。在诗词吟诵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今天,他们独特而又有感染力的声音唤起了人们对中国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南山诗社是北师大文学院一个颇具特色的学生社团,社名取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年4月成立至今,已有10年历史。南山诗社不同于其他诗社常规的“吟诗作对”,而是以古典诗词吟唱为主旨,挖掘古风古曲,让诗词回归到最本初的状态。

“诗最早就是唱出来的。《礼记·乐记》里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诗词吟唱是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是诗歌艺术性的进一步升华。”喜欢歌唱的北师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三学生段文海,正是受到诗歌吟诵这种理念的感召,加入了南山诗社。

“没有特殊情况,我们一周活动两次,都是在学院里的教室上课,多的时候有40人,少的时候20人,一般是上吟唱教学课和形体训练课,由诗社的吟唱副社长来教,同时,也排练一些演出曲目,最近在排《大风歌》和《垓下歌》。和合唱有些类似,但是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我们更多的时候用的是民族唱法,按诗谱吟唱。”段文海介绍说。

说到演出,他们10年中已经有非常丰富的演出经验,并在圈内小有名气。今年春季,他们还把大型青春历史传奇剧《思美人》打造成古典诗词吟唱剧来演。什么是古典诗词吟唱剧呢?就是以古典诗词吟唱为核心,集传统服饰、民族器乐、东方古典舞、传统礼仪、历史事实、民间风俗等于一体,利用灯光、音效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

这次演出可谓大咖云集。总策划是大名鼎鼎的邹静之和万方。文学指导是本院教授,也是诗社的指导教师康震,康老师因为多次坐镇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而成为学生们的偶像。文学指导还有本校的博士生导师李山老师。吟唱指导是台湾辅仁大学教授孙永忠老师,孙老师和康老师一样,也是南山诗社的指导老师。舞台总监是梁振华。光看这阵容,就有大制作的感觉了。

段文海说,着我汉家衣裳,吟我诗词华章。吟诵古典诗词让他充分感受到了诗词之美、古韵之美。他也希望把这种美带给更多的人。

排版

高海雁

责任编辑

袁蕴琪

文字来源

北京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bbfz/118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