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京城又因为书香而平添了许多文化魅力。第七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以一系列创新举措吸引了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到了全民阅读推广的大军中,北京的全民阅读推广体系和全民阅读公共服务平台也因此不断得以完善,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伴随着北京阅读季走入第7年,全民阅读推广的“北京模式”有了更多生动的注脚。
立足北京文化优势
注重创新和体验
今年北京阅读季期间,在国博、首博、故宫等博物馆,在宋庆龄、茅盾等名人故居,在南锣鼓巷、白塔寺、元大都城墙遗址公园等历史文化景点,常常会看到青少年边读边游的场景。这就是北京阅读季今年推出的“读北京·游北京·讲北京·爱北京”项目,它以创新的形式让全民阅读推广有了更强的体验性。
立足北京,挖掘和弘扬北京历史传统文化,一直是北京阅读季推动全民阅读的一个重要途径。“读北京·游北京·讲北京·爱北京”项目主要针对青少年,围绕“北京”主题,确定了部主题图书和20条主题游学线路。不论是线上的“8分钟和你读北京”和“北京故事寻访小使者活动”,还是线下的主题讲座图书分享、“三个文化带”主题游访日活动等,都是围绕“阅读+行走+分享”这一特色理念,极大地拓展了阅读推广的资源和手段,而且收效明显。
重创新、重体验,是今年北京阅读季的一个重要特征,阅读季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而大胆的尝试。“读北京·游北京·讲北京·爱北京”把阅读的触角深入进红砖碧瓦之内,“阅读家”社区流动书展暨书香评选巡讲则是将书香带进每家每户。活动期间,种好书亮相社区流动书展,同时,历届获奖的金牌阅读推广人也走进社区开展高品质讲座,直接将好书以及阅读方法推荐给社区居民,今年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北京阅读季联结了十六区的19个社区,举办了17场精彩的讲座,惠及近20万人次。
跨界阅读推广是今年北京阅读季提升阅读体验的又一个创新之举,以阅读深度联结了包括文学、艺术、科技、旅游等更宽广的社会领域。中信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信书店、宋庆龄基金会、陈铎工作室、联合扉阅、医院等余家文化出版机构、阅读空间都在北京阅读季的平台上提供阅读服务。阅读季还举办了“聚焦阅读——寻找最美阅读风景”摄影活动,通过阅读风景图片和视频的搜集、评比、展示,营造出具象化的北京书香氛围。这些跨界合作有效利用了北京的文化资源,让阅读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形成了全民阅读推广多元模式的互补,发挥了集合优势。
数万场活动凸显影响力
细分受众提升品牌力
阅读活动一直是北京阅读季的一大名片,年北京阅读季依然在活动上做足了功课,推出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阅读活动。从宋庆龄故居到北京图书大厦,从人头攒动的三联韬奋书店到播撒书香的流动图书车,从孩子的绘本馆到高校的讲堂,今年超过3万场的阅读活动以“联结社会力量,创变阅读价值”为主线,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呈现的模式,依次围绕创新、关爱、唯美、传承四个主题,全年不间断地掀起了阅读热潮,让京城始终充满着书香。
今年北京阅读季更加注重读者的细分化,针对特殊人群开展不同的阅读推广活动,进而形成更为有效的号召力和推动力。在书香机关的“北京市直机关青年公务员读书大讲堂”上,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等主题,国内知名专家与青年公务员深入交流;在企业中,“读我书庐”青年读书会活动、企业书屋、企业精品阅读体验空间等让员工们可以更便捷地利用起阅读资源;在书香童年“快乐阅读大篷车”活动中,“一辆阅读大篷车=一个流动童书馆+一场儿童阅读嘉年华+一次亲子阅读节”的新理念,带动了全市16个区的校园阅读;少年读书节举办了余场校园阅读活动,60多位专家走进校园,20万名中小学生参与其中;第七届北京大学生读书节在全市高校举办了1余场阅读活动,吸引了超过12万人次青年人直接参加,70余名专家学者走进80所高校与大学生分享阅读。名家大讲堂继续走进家庭、社区、校园、农村、企业、机关、军营,根据不同人群和阅读主题,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巡讲和沙龙,探索推进全民阅读的有效模式。
专家表示,只有走向精准化,才能真正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这一理念,也才能实现北京阅读季推动全民阅读的目标。因此,从阅读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到进一步对受众群体做细分,是北京阅读季一个很大的进步和升华。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
打造阅读推广“北京模式”
北京阅读季经过7年的持续深化,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级阅读品牌。阅读在北京建设先进文化之都的进程中,开始发挥重要而独特的推动作用,全民阅读推广的“北京模式”已经浮出水面。
专家分析认为,顶层设计保障全民阅读是“北京模式”得以建立的最重要的前提,也是“北京模式”的首要特点。
北京阅读季的思路和策略是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背景下制定和实施的。今年发布的《北京市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出了要持续完善全民阅读“引导平台、资源平台、媒体平台、活动平台、支撑平台和培育平台”等“六位一体”公共服务平台和“政府引导、业界支持、社会参与、群众受益”推广体系。“六位一体”全民阅读公共服务平台,正是北京市在全民阅读中发挥政府职能的一次有益尝试。
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杨烁表示,北京需要阅读所蕴含的气质,这与北京的古都风貌和时代精神是契合的。全民阅读不仅是推动文化中心建设的抓手和平台,更是深入全体市民的是一种文化实践。
全民阅读推广需要强有力的支撑力量,十六区政府和30家成员单位通过北京阅读季的平台,承担起了这个职责。过去几年中,北京市各区在北京全民阅读推广的统一战略下,以下发文件来形成行动纲领,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形成长效机制,再加上财政的保驾护航,将阅读推广落到了实处。
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北京的全民阅读推广格外重视平台的整合,联结社会各领域的资源共同推广阅读。其中,阅读空间的建设和利用已经成为北京阅读的一道靓丽风景。除了众多的公共图书馆在服务体系的覆盖力上大大增强之外,各类特色阅读空间成为北京阅读推广的重要推手。
杨烁告诉笔者,各类阅读空间应该被视为北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配。经过数年的努力,北京已经有了包括针对女性群体的雨枫书馆、电影主题的库布里克、展示典籍的正阳书局、外文书籍特色的老书虫、儿童主题的蒲蒲兰等一大批特色鲜明、具有市场的阅读空间。以众筹书店为模式的城市书房、为双创服务的创业图书馆等新颖的阅读空间也在不断涌现。据了解,北京还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实体书店,将阅读与城市气质、北京文化结合起来,开设包括红色文化主题在内的家专精特新书店。
阅读推广的创新、阅读价值的创变,离不开人才。这两年,北京阅读季逐步建立起了读者培育体系,目前以每年培育名阅读带头人的计划,利用文化志愿者的力量将阅读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此外,北京阅读季也是从零开始,打造了“书香北京”评选。几年下来,评选中走出的书香家庭、金牌阅读推广人、阅读示范社区所起到的示范价值已不仅仅是在北京,甚至辐射到了其他的省市。
可以说,全民阅读推广的“北京模式”是一个包括顶层设计、管理模式、资源配置、阅读活动、阅读人才、品牌效应等多元素的有机整体。未来,北京还将推动全民阅读立法,在内容供给、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再拿出新举措,并将继续以“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为抓手和典范,积极探索全民阅读推广的规律和未来趋势。专家认为,北京阅读季已开始自觉承担起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这一使命,“人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wbyx/11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