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进化史

北京哪治白癜风治得好 http://m.39.net/pf/bdfyy/

前不久,常年雄霸耽美亚文化圈第一把交椅的写手「墨香铜臭」似乎出事了。

说「似乎」,是因为这事才刚热闹没一会儿就从微博热搜榜上被撤了下去。然而这厢吃瓜群众还没散,墨香铜臭的签约方晋江文学城又晒了一条申明:「不是我们举报的」。但一副忙把自己摘出来的样子,看上去又有些用力过猛。

也不能全怪晋江。作为一个经营了快二十年的网络文学网站,在当年的行业大哥起点部分内容停更整改的档口还能顽强存活,求生欲不强是不行的。

起点停更是今年五月的事了,当时跟着一起喝茶的正是晋江。眼见着大哥被拍死在沙滩上,站长冰心(ID:iceheart)仿佛意识到了什么,立马发了一条微博:

我们建议不妨认真拥抱柏拉图式。

评论里头的粉丝啧啧感慨:这个地方的人,大约都是靠分裂繁殖的。

除了起点和晋江,其它几家老牌网文站日子过得也不太好。榕树下停更于年,纵横流量扑街,中文在线股价持续走低,至于红袖添香,则全靠闭门写霸道总裁吊着一口气。

白居易深夜偶遇的琵琶女在歌里唱:夜深忽梦少年事。不知这些网文站子们,会不会也偶尔想起27年前的往事。

Part

1

田园牧歌

榕树下早期编辑部成员,第二排最右为安妮宝贝,第三排正中为宁财神

在中国大陆,凡是世纪之交新生出来的物什,认真追溯,总是能找到几分武侠的影子。

譬如被称作「99派」的互联网企业家们。马云与金庸「结缘半生」,阿里员工的花名、公司的价值观、以及淘宝园区几间重要办公室的名字,均取自金庸作品。

年阿里巴巴刚成立的时候,办过一个「西湖论剑」。当时的「99派」的风云人物张朝阳、王志东、丁磊、王俊涛一股脑都去了,但都不是为了给马云面子,而是冲着能见金庸一面。

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网络文学也一样。

年,中国仍未接入国际互联网,漂洋在外的中国留学生们不能像现在一样通过各种「留学生日报」在舒适圈里阅读简体中文资讯,感受越办越好的激扬——当然,那时候的留学生平均英文水平也相对要高上一大截,不至于到超市买个菜却只能让不断重复「this……this……this……」的尴尬频繁上演。

为了聊表对母语眷念,这年夏天,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魏亚桂说动学校的信息管理员,替自己创办了一个名为alt.chinese.text(以下简称ACT)的中文网络论坛。

这是历史上第一个中文论坛。

尽管如今其知名度远不如水木清华和未名等后辈,但在巅峰时期,ACT也一度拥有超过八万的访问量,他们大多都是留学生,闲来无事的时候,便在ACT上分享一些国内的新闻或者抄来的诗歌短文。其中还有一位受论坛模式的启发,创办了一本存活至今的中文电子杂志《新语丝》。

他的笔名叫「方舟子」。「方舟」是大洪水来临之时拯救万物的东西,「舟子」则指撑船掌舵的人,合起来就挺容易理解——方舟上的掌舵人,诺亚级的重要人物。而后来发生的事情或多或少可以证明,笔名确实能反映出人的某种自我认知。

那时的互联网,还是我们认为的新世界该有的样子,自由、平等、高效、互联。最重要的是,还有PornHub……说错了,还有PirateBay等盗版资源网站。

ACT上第一篇盗版文章可以追溯到年。当时,一个马甲叫「诸葛不亮」的网友在地摊上买了一本《天龙八部》,就在预备挑灯夜读时,突然发觉某处情节对不上。于是,他找来同学的正版对照,才发现原来是少了十几页。

为方便下次再阅,诸葛不亮就在ACT上开个帖子将这十几页敲进去,美其名曰「电子版」。

几乎同一时间,一位台湾网友也将《倚天屠龙记》的第一回贴了上来。此后,陆陆续续又有人将《笑傲江湖》贴上过几回。年,有人搬来了《神雕侠侣》的完本,至此,武侠小说的电子时代开启。

而这时在中国大陆,各类BBS论坛也相继兴起,其中有一个叫「金庸客栈」的成了电子版武侠小说的集散地。

年,黄易的《大唐双龙传》在港台连载,本着自由与分享的互联网原则,不少香港学生就将其手打至各大BBS上,大陆的学生看到,再改成简体中文发布在金庸客栈。

这两拨配合默契的港陆学生一度被称作「手打军团」。

一位九岁的江苏少年追着看完整本《大唐双龙传》后,惊奇无比——原来侠之大者,除了为国为民,还能「破碎虚空」。

十年之后,他手执键盘鼠标,也开始创造一系列破碎虚空的故事,不过那时他的故事已不再归类于武侠,而是被称作「玄幻」。他的笔名也不再像武侠作者一样意韵深远,而是有些无厘头,叫「我吃西红柿」。

只是,现在还不到他登场的时候。

在那个世纪之交,刷着金庸客栈看武侠的还有一个叫曾雨的大学生。少年时代,曾雨是旁人交口称赞的「神童」,九岁被送进少年班,即使经常翘课也能高分考上省重点。当时,他有一个一起逃学的好友,两人偶尔也凑在一块聊聊诗词歌赋、人生理想。

每当好基友兴致上来了,就会跟他说:你以后看见我就是在电视剧里啦。

曾雨嘴上附和,心里则完全不当一回事。谁知后来,好基友真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毕业之后还去了一部戏里当主演,演一个穷秀才。

这部戏叫《武林外传》。

不过此时还叫陈万宁的宁财神,尚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敲出一个成为一代人回忆的故事。他正处在人生的低谷期,历经年和年两起国债惨案,几万美元积蓄打了水漂,白天四处找工作,晚上则在天涯上致敬痞子蔡《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写出一本《无数次亲密接触》。

年,他找上开着红色敞篷奔驰的朱威廉,说:「我现在身无分文,要找份工作好好干。」

朱威廉是有着「文以载道」梦想的富二代,年,拿着上千万美元启动资金,他注册了一个叫「榕树下」的个人主页,并率先开启网络投稿渠道。随着来稿增多,朱威廉一个人忙不过来,宁财神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稀里糊涂地加入了榕树下的编辑部。

跟他共事的还有路金波和励捷,后来,他们以另外的名字为人所知——李寻欢和安妮宝贝,日后媒体口中「网络文学的三驾马车」至此凑齐。

在宁财神眼里,励捷是一个有着「异乎寻常的忧郁和饱受委屈后的迷人风度」的女子。每当他无聊地用弹弓打办公室那棵假榕树上的假鸟时,后者总会用那种「饱含忧郁」的眼神望着他。

同样是在这一年,大学生曾雨也步入了人生低谷——因为翘班跑去抗议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他被缺乏爱国热情的老板开除,成了无业游民。

某日闲逛金庸客栈,他突然觉得怎么网上是个人就会写东西呢?什么痞子蔡、燕垒生、匪我思存、马伯庸、和菜头.......还有个叫北方影武者的兄弟,专门写影评书评——后来大家都叫他鹦鹉史航。

曾雨决定也在金庸客栈上写一个故事。连笔名都想好了,典出王勃《滕王阁序》里的一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留」,就叫「今何在」。

小说《傲慢与偏见》的结尾,伊丽莎白问达西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自己,达西语气感慨:

我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开始的,当我回过神时,才发觉已经走在半路上了。

Part

2

生生不息

」年,上海陕西北路举办了一场名为「当年榕树下——网络文学20周年回顾」的主题讲座,朱威廉语气感慨:「20年如黄粱一梦,一睁眼整个社会变为成王败寇,有钱就是王。」宁财神是色盲,但是在榕树下的那段日子,除了继续码字,他还得兼职当网站美工,因为整个编辑部就他一个人会。当时,他的上司陈村虽然顶着个艺术总监的名头,干的却都是刷脸的活。陈村成名于高晓松嘴里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对什么事都充满热情。去参加写稿笔会,别的作家都关起门来埋头构思,他天天往外跑,旁人问起,就笑眯眯回:「体验生活嘛,到手术室看医生做手术去了。」后来榕树下编辑部成立,作为中国第一个有个人电脑的知名作家,他带着好奇跑去观礼。朱威廉正愁自己的草台班子没有权威背书,于是就邀请他来挂个闲职。陈村毫不犹豫地答应,还兴致勃勃地给自己编了个头衔,叫「网眼」,意思就是网上的一只眼,对外则解释成「艺术总监」。年光棍节,榕树下想搞个「首届网络原创文学大赛」,陈村就挨个跑去老朋友家里刷脸,最后拉来了王安忆、贾平凹、余华、阿城、王朔做评委,轰动一时。那次,拿下小说组一等奖的是一篇《性感时代的小饭馆》,作者叫尚爱兰。获奖者的福利之一,是可以带上家属免费参加一次千岛湖之游。出游当天,尚爱兰的女儿很兴奋,拿着个塑料弹弓一路蹦蹦跳跳的。有人看她可爱,便凑过去和她搭话,问她叫什么名字。小姑娘把头一仰:「我叫蒋方舟。」后来再回忆起这段往事,陈村有些感慨:那是榕树下最后的高光时刻。此后两年,受太平洋对面互联网泡沫的波及,兼之一直没有合适的商业化手段,榕树下每况愈下。最初成立榕树下时,朱威廉已经做好了每年倒贴一百万的觉悟,然而真正运转起来时,他才发现,是每个月都要烧掉一百万。年,榕树下将部分股权卖给跨国媒体集团贝塔斯曼,第一代编辑部至此解散。路金波以一本《粉墨谢场》宣告「李寻欢」时代终结,从此走上了给韩寒「立知识分子的牌坊」,听王朔讲《黄帝内经》,被女演员「拯救中年危机」的书商路子。与榕树下一道结束的,是整个网络文学的BBS时代:金庸客栈被新浪收购,黄金书屋并入多米中文网,龙的天空转型线下失败,成了扑街写手发牢骚的论坛。这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在BBS时代,所有的网络文学作品都是完全免费,全职创作的写手想要解决吃饭问题,只能靠混出版,而当时主流舆论对网络文学并不太看得入眼,甚至直斥为「上不得台面」。即使像安妮宝贝这样最终拥有颇高声望的作者,在成名之后,也鲜少提及作为网络写手的往事。诞生过武侠黄金时代的港台出版社对网络文学的态度倒是更为宽容,然而港台两地的人口总数加起来还不到三千万,根本无法消化华文区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的网络作品。那段时间,港台出版社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我们都快要被大陆来的网络小说淹没啦。」全职解决不了温饱,更多的网络写手选择兼职写作。而兼职写作则面临着另一个问题——烂尾。据后来统计,年以前,超过九成在BBS上连载的网络作品都以烂尾告终,「太监文学」一度成为网络文学的代名词。BBS时代终结后,江湖开始让位于那些懂得如何赚钱的人。「

Part

3

网站时代

」电视剧《琅琊榜》原著最早连载于晋江的耽美区,是以男性与男性之间的爱情为题材的一种作品类型

年6月,王蒙、张洁、张抗抗、张承志、毕淑敏和刘震云各自委托律师提起诉讼,将电子书网站「北京在线」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后者在未经过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刊载了六人的作品。

这是中国首次因网络站点刊登他人作品而引起的著作权纠纷。有网友跑去问王朔如何看待这件事。此前,王朔一度被评为各类网络站点上第二受欢迎的作家——第一是金庸。

他语气戏谑中带着点认真:我会等它们当中谁上市了再推它上法庭。

做过生意的王朔老师到底比纯写字的要精明,而比他更精明的,是此时正在清华读大三的童之磊。

童之磊是典型的「别人家孩子」,不光考上了清华,还一连修了工学、管理学、法学三个学位。大二代表学校参加首届「挑战杯」,又带着团队靠一个名为「易得方舟」的社交网站斩获一等奖。

这起版权官司让童之磊看到了在线阅读的前景,于是他将易得方舟的读书频道拎出来单独运营,起了个名字叫「中文在线」。为解决版权问题,童之磊将中文在线设置为付费阅读模式,带着团队挨个拜访作家求授权。

去从维熙家那天,出于「成年人的礼节」,童之磊特意抱了个大西瓜,从维熙看得直乐,当即就签下了授权书。几年之后,从维熙在《北京晚报》上回忆起这件事,标题起得很朱军,叫《来自天堂的文学使者》。

在童之磊成立中文在线的这一年,浙江人吴文辉也看到了付费阅读的风口。吴文辉比童之磊大三届,年从北大计算机系毕业后,按部就班地成为了一名穿格子衬衫、戴黑框眼镜的程序员。闲时,他的一大爱好是看玄幻小说。年,吴文辉在西陆BBS上遇到五个同好,六人一起成立了一个「玄幻文学协会」。一年过去,这个协会发展成起点中文网。

关于这段往事,六人之一的林庭锋后来在知乎的一篇文章里是这么形容的:

从此六芒星动,斗破苍穹。

这句掺杂着西方魔幻与中式玄学的台词,是新世纪之初中国特色玄幻的典型写照。当时的玄幻小说里最为常见的场景画风便是如此:

张大牛身穿茅山道袍,挥舞着桃木剑,大吼一声:「我主在上,赐予我力量吧,上帝,我是张大牛!」

而与横空出世的中文在线和起点相比,晋江更像BBS时代的遗民。

晋江是福建泉州的一个县级市,在世上还没有晋江文学时,这个小县城以盛产本土运动品牌而闻名:安踏、特步、七匹狼、鸿星尔克、德尔惠……年轻时,总有一款你穿过。

与可以同时贴无数个牌的晋江运动鞋一样,晋江文学在成立之初也有两个域名,一个叫晋江文学城,俗称「红网」,一个叫晋江原创网,俗称「绿网」。

最初,晋江的出资方是晋江电信局。扫描、校对、论坛管理等则是资深用户自发进行的义务工作。年,晋江电信局进行业务整改,决定从晋江文学撤资,「红网」被迫关停。身为管理员之一的iceheart在论坛上发布了一篇长文,号召网友集资买下「绿网」,年,「绿网」再度更名为晋江文学城,成为一个专业的原创网络文学站点,于是才有了百度词条上「晋江文学城成立于年」的说法。

iceheart本名黄艳明,后来读者眼中晋江种种好与恶,都与她不无关系。

Part

4

资本为王

」年11月,阅文集团在港交所上市,吴文辉作为CEO亲自敲钟近几年的互联网创业圈里,老人们见到心仪的新入局者,总是要偷偷嘱咐一句:

卖给BAT要趁早。

这绝对是掏心窝子的话。年,刘强东接受腾讯投资,就是为了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jingwanbaoa.com/wbjj/123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