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里约奥运会最后一天,当我们沉浸在为中国女排的欢呼声中、为女排精神而感动时,第74届雨果奖颁奖典礼在美国堪萨斯城举行,80后科幻女作家郝景芳凭借其作品《北京折叠》获得雨果奖。
这是继年刘慈欣凭借《三体》成为中国第一位雨果奖得主后,中国科幻作家再次获得这一殊荣。
而在这两位雨果奖得主的背后,有一个人功不可没:刘宇昆,英文名KnLiu,他是《三体》和《北京折叠》的英文译者。
刘慈欣(左)与英文译者刘宇昆(右)
郝景芳(右)与译者刘宇昆(左)
他身兼数职,是一名十足的“斜杠青年”。他是律师,也是软件工程师,同时还是一名美籍华裔科幻作家。
律法训练出的严谨逻辑与文学培养的创造性思辩,提高了他的写作技巧、滋养了创作才华。早在刘慈欣之前,年和年他凭借《手中纸,心中爱》和《物哀》先后共两次获得雨果奖。
对科幻小说的热爱和自身的造诣,加上他西方式的创作和思维,让他翻译中国科幻如鱼得水。在美国,他是唯一的中英科幻翻译。
《三体》是他翻译的首部长篇小说,他是如何做到的?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他谈了自己对于翻译的一些想法。
“美国有个翻译家威廉·威孚(WilliamWavr)曾经做过一个比喻:翻译就是一个艺术表演。原作是乐谱,而翻译是乐手。在表演的中心是作家的原意,但不同的翻译会创作不一样的成果。有的翻译会选择很直接的方式来分析原作,但我喜欢先跟作家有充分的沟通。在我看来,如果过于直接的翻译可能会对作者原意有损。我在翻译的过程里会不断反思自己的翻译,看看是否全部忠于作家原意,我当然无法断言自己的每个翻译都是准确的,因为在跨文化的过程中,不可能保存每一个细节,但我会质疑,分析自己的翻译。新京报:为了保持刘慈欣的原意,除了字面翻译你还做了什么工作?
“科幻小说都会有一些专业术语,有时候只是一小段技术性的描写,但却是需要很多额外的功课。我自己看了大量的科学论文,也访问了物理学家,复习了一些数学公式。实在有自己搞不明白的部分,我也会直接和作家本人交流。新京报:《三体》起初是一个关于中国的故事。把《三体》带到一个新的文化中,是什么样的过程?
“故事脱离本土文化如何进入一个新的文化圈的时候,永远会失去一些东西,但也同时会获得另一些东西。如果你只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