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6正式出版等

要闻速览

?《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正式出版

?部分铁路线路具备开行市域(郊)列车条件

?高峰交通指数下降3.8%北京市将建立区域综合交通治理示范区

?上海《虹桥商务区综合交通规划》进一步优化

?深圳1.3万人因交通违法被罚停用共享单车一周

《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正式出版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写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正式出版。这是国家发改委第二次正式发布中国城镇化发展年度进展的官方报告。国家新型城镇化年度报告,是一个展示中国城镇化发展政策和成效的官方权威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一个总报告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市群规划建设、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国际务实合作等六个专题报告,介绍这些专门领域的最新进展情况、地方具体做法和经验,以及一些具有示范意义的案例。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负责人表示,今年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综合政策效应加快显现的重要一年。国务院批复同意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明确了今年工作的五大重点领域、25项具体任务:

第一个重点,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体有7项工作:一是根据不同类型城市,督促按照国务院户籍制度改革有关要求,全面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实现城镇外来人口落户万人以上。二是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确保各地区居住证领取门槛不高于国家标准、享受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不低于国家标准。三是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政策,督促各省(区、市)研究出台支持办法。四是全面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结合上年度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情况,调整完善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配办法。五是建立进城落户农民农村“三权”维护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六是推进教育、医疗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七是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和水平,全年培训万人次以上。

第二个重点,培育发展城市群和新生中小城市,具体有5项工作:一是编制实施城市群规划,全面完成全国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今年要编制完成粤港澳大湾区、海峡西岸、关中平原、兰州—西宁、呼包鄂榆等5个跨省区城市群规划,指导地方开展省域内城市群规划编制。二是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提高三四线城市和特大城市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三是规划布局中心城市,开展国家中心城市研究。四是加快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增设一批中小城市,研究出台《市辖区设置标准》,继续推进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五是推进特大镇扩权赋能,推动公共服务从按行政等级配置向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转变,允许特大镇按照相同人口规模的城市市政设施、公共服务标准建设发展。

第三个重点,提升城市功能和宜居水平,具体有6项工作:一是推动城市集约紧凑发展,出台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编制技术要点,全面推开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二是加快棚户区改造,新安排棚户区改造万套。三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新开工城市轨道交通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公里。四是强化城市污染治理,完成36个重点城市的个黑臭水体整治任务,督促各地开展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管理。五是加快绿色城市建设。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和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的应用。六是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开展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出台分享经济发展指南。

第四个重点,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具体有3项工作:一是推动交通运输、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新安排农村危房改造万户。二是激发农村资源资产要素活力,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工商资本合作,加快推进市民农庄等模式落地实施。三是健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稳妥有序、由点及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

第五个重点,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具体有4项工作:一是完善城乡土地制度,全面实行增减挂钩政策,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二是健全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加快设立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基金。三是深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面总结推广第一批综合试点地区成功经验,推动第二批、第三批试点地区加快改革创新。四是完善城镇化统计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统计指标,列入国家和各地区统计公报。

国家发改委-07-11

部分铁路线路具备开行市域(郊)列车条件

国家发改委市域(郊)铁路研究课题组就日前印发的《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进行解读论证。解读称,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升级,铁路货运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虽然主要干线由于增开普速列车能力仍然紧张,但部分线路能力得以缓解,具备开行市域(郊)列车的条件。

解读称,随着中国铁路网规模的扩大,尤其是“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的基本建成,以及主要城市群城际铁路的建设,中国铁路动车组开行数量不断增加,动车组发送旅客人数已经超过普速列车,承担了50%以上的铁路旅客运输任务;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升级,铁路货运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整体货运需求保持基本平稳,部分大宗物资运输需求有所下降,快捷货运需求旺盛。虽然主要干线由于增开普速列车能力仍然紧张,但部分线路能力得以缓解,具备开行市域(郊)列车的条件。

从城市范围分析,目前大部分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及大城市既有铁路资源都较为丰富,随着客运专线建设和枢纽地区的客货分线运行,以及货运系统外迁等,部分铁路干线、联络线、支线能力得到部分缓解,同样可以为市域(郊)列车的开行创造条件。

课题组还分析了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的前提。从需求角度分析,铁路走向要与市域(郊)客流走向契合,且需要有一定的强度支撑;从供给角度分析,首先,要分析铁路线路能力的适应性。其次,要分析车站到发线和咽喉区能力,以及动车段所条件。第三,要分析与城市交通系统的接驳条件。

《意见》明确提出了既有铁路资源利用的各种方式,即“通过既有铁路补强、局部线路改扩建、站房站台改造等方式,扩大铁路服务城市交通的供给能力”,方向明确,但在具体实施中还要具体分析,因线施策,灵活运用。

能够参与市域(郊)运输的主要为枢纽内转移功能的客货混运干线以及枢纽联络线、支线、专用线等。利用铁路开行市郊列车、扩大铁路服务城市交通的供给能力主要方式有:一,直接利用既有线开行市域(郊)列车;二,对既有铁路进行适应性改造;三,修建外部环线置换城市内部铁路资源。

课题组认为,目前,大部分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及大城市的既有铁路资源都极其丰富,且走向与市域(郊)客流方向一致,如北京枢纽的京哈线(燕郊、三河)、京广线(涿州)、京沪线(廊坊)等通道,但目前均为客货共线的路网干线,能够提供市郊列车开行的富余能力极为有限。未来如果能够结合城市规划和货运系统布局调整,通过路网分流疏解通过货流,本地货运也随着企业外迁和物流基地外迁而搬迁至城市外围,则能够释放城市内部铁路干线的能力,用于提供城市客运服务。

课题组指出,充分利用既有铁路资源扩大城市交通供给能力,是解决当前城市交通问题、城镇化布局问题的有效途径。相关各方也均有良好的合作愿望,但在具体项目的实施上仍然进展不快,其根本原因在于各方对市域(郊)铁路的认识不明确,各自立场和出发点不同,利益划分方面存在分歧等。

课题组称,《意见》明确提出“城市政府要将市域(郊)铁路运营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充分体现公共服务属性”。即市域(郊)铁路的责任主体是城市政府,铁路企业作为公共交通服务的参与方,应该获得提供服务的收益,这是路地双方协商的基础,协商的内容包括建设方案、初期投资和运营补贴政策等;从铁路角度,也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发挥好既有铁路资源的作用,在保证运营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按照城市客运服务的要求,对既有铁路资源进行必要的改造,使之具备更好地提供市域(郊)客运服务的能力,同时实现企业自身的效益最大化。

课题组表示,《意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铁路资源”发展市域铁路的思路,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加快市域(郊)铁路发展、扩大交通有效供给、促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年市域(郊)铁路建设目标的有力抓手。相关各方应采用创新的思维破解体制机制阻碍,探索出新型合作之路,共同为新型城镇化发展作出贡献,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新闻网-07-10

高峰交通指数下降3.8%北京市将建立区域综合交通治理示范区

北京市交通委缓堵工作处相关负责人透露,上半年北京市高峰交通指数同比下降了3.8%,高峰期间车辆运行速度,从26.3公里/小时提高到27.9公里/小时,下步各区将开展区域综合交通疏堵治理工作。

高峰交通指数下降3.8%

据介绍,上半年北京市高峰交通指数同比下降了3.8%,今年是5.0,去年同期是5.2。高峰期间车辆运行速度,去年同期平均每小时26.3公里,今年是平均每小时27.9公里。这主要得益于缓堵计划实施进展顺利;共享单车发展迅速,更多人选择单车加公交的绿色出行方式等原因。社会







































早期白癜风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jehdnde.com/bbzz/86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